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上海资讯> 浏览正文


“沪航17号”服务海葬35年,海风与浪花间,又有101位逝者魂归大海


 
2025-4-2 16:55:15

清明,是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时节。近日,交运集团“沪航17号”轮船从吴淞码头出发,执行今年第19次特殊使命:前往横沙岛附近水域,进行一场海葬仪式。轮船缓缓行驶在长江水面,船舱内,一场简短庄重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约一个小时后轮船到达目的地,肃穆悠扬的乐声中,195位家属依序走向甲板,将逝者骨灰连同芬芳的花瓣一起撒入大海。

这场海葬仪式是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与交运集团上海客运轮船有限公司合力开展的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公益海葬项目。江浙沪居民可通过网上预约免费参与,并享受当地政府的绿色殡葬补贴。此次海葬活动是苏州专场,而“沪航17号”作为“海上告别厅”,已经为海葬服务了35个年头,本次航班又见证了来自苏州的101位逝者与海长眠,魂归自然。

据悉,上海是中国最早推行海葬的城市之一。1991年,首批骨灰在长江入海口缓缓沉入碧波。当时,土地资源已显紧缺的上海,以“向海而生”的智慧开辟了殡葬改革的新路径。数据显示,海葬推行的前十年,年均海葬量仅500例左右,但这一举措为后来者锚定了方向。截至2024年,上海的海葬航程已达979次,帮助8万多位逝者魂归自然,超31万人次在潮声中与亲人完成最后的告别。

如今,文明、节俭、环保的海葬正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接受。2009年,长三角地区海葬年度总量突破2000例。到2023年,有8173户家庭选择让亲人化作“沧海繁星”,相当于每天有22个家庭选择这种绿色告别方式,仅这一年的海葬人数就是头10年总和的1.5倍。

35年间,海葬从“小众选择”跃升为城市殡葬改革的标杆,凝结着长三角地区7万多户家庭的情感认同。其生态价值也十分显著,节约土地超400亩,相当于38个标准足球场。此外,“网络纪念馆”“海葬公祭日”等后海葬服务,更是延续了家属的思念,让传统孝道在环保理念中焕发新生。

站在2025年的坐标回望,这场“蓝色革命”,不仅是殡葬方式的革新,更是城市文明向海而兴的深度转型。持续递进的海葬数据证明,生态自觉正在重塑城市的精神海岸线,让生命的终章与碧海蓝天永恒共鸣。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沪航17号”服务海葬35年,海风与浪花间,又有1
·财富和文化“同频共振”,北外滩奏响“产城人文”
·世界孤独症日:关爱不止于今日,他们为“星星的孩
·2025上海长江半马崇明开跑,5221人参赛创纪录
·新建办公楼如何成为“科技回归都市”重要载体?虹
·C909飞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中国商飞派出多个支持
·我国1.2亿老人听力受损 上海部分社区试点听力筛查
·新一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名单出炉,上海这名高中
·崇明万亩油菜花盛放,踏春赏花正当时
·春日来一场city walk!上海首批市民健康活动线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