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用一根钉子,古人如何筑起九层高塔?一座木塔如何屹立千年不倒?
日前,上海方塔园组织专业老师,开出了研学课堂,让孩子们学习榫卯结构的力学玄机,揭秘“木头的舞蹈”如何撑起千年传奇,通过亲手实践,提升观察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活动为讲解方塔的建筑结构及榫卯鲁班桥拼装,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现场讲解,通过讲解老师现场授课,学生学习到与研学主题相关的知识,达到初步了解阶段;二是交流探讨,通过讲解老师的提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是专业授课,邀请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学院黄露娜老师来园授课,教学生们认识榫卯结构,了解榫卯结构在古代和当代中的广泛应用及榫卯的制作过程等;四是动手体验,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在实践中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从而获得知识的提升。
7月8日上午,方塔园迎来了16组亲子家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体验性的中华传统建筑智慧探索之旅。
在方塔园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站在巍峨肃立的宋代方塔前,讲解老师以方塔的建筑构造、结构特点为切入点,生动还原了宋代松江的文化盛景与高超建筑艺术。
随后,由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露娜老师从榫卯的起源与历史沿革,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榫卯“凹凸相生、刚柔并济”的核心原理及榫卯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在讲课过程中黄老师还结合了方塔的斗拱结构,剖析了其如何在千年风雨中为古塔提供无与伦比的抗震稳固之力。黄老师强调:“榫卯不仅是构件连接方式,更是‘天人合一’哲学在建筑上的绝妙体现。
理论讲解后,活动进入备受期待的动手实践环节。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动手拼装鲁班桥,亲身体验传统榫卯的拼装奥秘。
活动不仅是一次木工技艺的实践,更是一场深度的文化寻根。孩子们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了解到松江府城的历史变迁与方塔的建筑价值,深切体会到以榫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建造技艺所蕴含的卓越智慧与永恒魅力,从而在心中深植文化自信的种子,方塔园将持续深挖自身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推出更多精品研学项目,为传承中华建筑瑰宝、培育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