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1月4日报道,中国在探月工程国际合作方面,始终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探月路上的“小伙伴”越来越多。
但是该文章指出,中国的探月之路并不是坦途,美方曾多次在中国探月工程中设置障碍,并且提出无理的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工程师吴伟仁就在采访中讲述了几则人们不曾知晓的事情。
吴伟仁说,中国探月工程自2003年起步,目前发射次数虽然不多,但是收获颇丰。嫦娥二号完成绕月探测后,对拉格朗日L2点进行探测,并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飞跃探测。他回忆称,世界上很多小天体的轨道只有美国有,并且本是向全球公开的。当中国宣布要探测图塔蒂斯后,美国马上把相关的轨道数据都关闭掉。虽然中国被此举搞得颇为被动,但还是集合全国天文台的力量,去寻找图塔蒂斯,最后形成中国轨道,成功地进行飞跃探测。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实现人类在新世纪首次月球软着陆。在发射前,由于中美航天局并没有太多联系,美方多次致电中国科学院,以影响美国的月尘检测卫星为由,多次要求中方提供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和落月时间等多种数据,但是中方并未答应美方的要求。不久前,美方再次索要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轨道数据,以便检测落月情况,中方同样拒绝了这种要求。
美方不仅在中国的探月过程中设置障碍、提出无理要求,而且也干扰两国航天专家正常的学术交流。
2017年3月21日,美国Spacenews门户网站就曾报道,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拒绝向负责中国月球和火星开发计划的一名专家发放签证。
这位被拒签的中国人就是中国月球和空间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国斌,那时他原本计划在美国举行的“Microsymposium 58”研讨会上作关于中国开发月球和火星的计划报告,并且打算在研讨会之后,出席美国得克萨斯州举办的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但是由于遭拒签,于国斌无法参会。
“Microsymposium 58”研讨会组织者布朗大学的Jim Head教授表示,于国斌已经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参与研讨会,然而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却拒绝向他发放赴美签证。Jim Head教授说,如果美国使馆不说明理由,他也不清楚于国斌被拒签的原因。
虽然美国小动作不断,但吴伟仁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与中国在探月工程上合作。今年5月,“鹊桥”中继卫星任务中搭载了沙特的相机,并获得了月图,这让沙特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在德国访问期间,一位用了几十年时间研究月球车的德国院士希望中国能够帮他把月球车送上月球。吴仁伟说:“过去我们是求着人家搞合作,通过几次的探月行动,先进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