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思南路上,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高大繁密,有一幢小楼在夏日阳光下格外醒目,小楼的外墙上爬满翠绿的爬山虎,朱漆大门上镌有三个大字:“周公馆”。今起,经过一年多精心修缮,周公馆于7月23日重新对外开放。
这里是思南路73号(原思南路107号),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期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设立的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是为适应当时“国统区”具体情况而对外公开名称。
周公馆里,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周恩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了。1946至1947年间,周恩来在这里举行过多次重要的记者招待会,也会见过许多著名爱国人士。
周公馆设立后,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李维汉、陆定一、乔冠华等中共代表团成员先后来沪开展工作,一方面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向社会阐述中共和平民主的各项主张,另一方面通过拜会郭沫若、张澜、沈钧儒等民主人士,向他们介绍国共谈判情况,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这幢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首次打破传统封闭模式,与周边街区有机融合,让公众能够“零距离”感受其独特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花园中喷水池露真颜
走进小楼,印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绿草如茵的小花园,三面环树,景色怡人。
周公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修缮过程中,大家发现不少隐藏在周公馆花园中的宝藏,而这些景观小品之前都未能为观众们一一展现。
“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73号院中的喷泉,未修缮前的喷泉水池被掩映在灌木丛中,仅存底座,喷水柱已灭失,池内堆积满落叶、管路不畅,花园景观难以近距离欣赏”,中共一大纪念馆周公馆管理部副主任林晶晖说,因此在修缮过程中,通过修剪绿化、复原原有喷水池、恢复水池周围草皮等形式,为观众重新呈现当时的景象。
步入周公馆的小楼,一楼是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卧室、会客厅和餐厅。二楼是外事组人员的办公休息地。三楼是董必武和办事处人员的办公室及卧室。
林晶晖说,之前楼梯间的漆面为枣红色,但是在本次修缮过程中,我们考察了许多历史的修缮资料,从历史照片与现场考证中发现:楼梯间的枣红色油漆为后期修缮过程中涂刷,枣红色油漆下面还有一层栗壳色油漆。无独有偶,馆内多个房间内漆面均存在类似情况,如总理的办公室兼卧室中的各类木构件均发现栗壳色油漆痕迹。“此次修缮将室内木构件混水漆统一颜色,改为栗壳色油漆,让建筑尽可能还原历史原貌,让观众们在通过建筑阅读历史的同时看到其蕴藏的精神历久弥新”。
原汁原味还原生活细节
记者看到,会客厅内的桌子上还摆放着水壶、搪瓷水杯等物品,仿佛刚刚召开过一场记者招待会;卧室内有张双人床、办公桌、椅子和衣架,桌面上摆放着复古的台灯、墨水、毛笔,玻璃下还压着一张《新华日报》,周恩来经常在这里工作到深夜。在三楼,一个充满童趣的藤编摇椅在阳光下闪光,这是复原后的董必武一家的房间…一件件物品都还原着当时这里的工作、生活细节。甚至楼梯转角处的电话机上,甚至还印有当时代表团的电话号码。
这些物件的陈列取消了原有的隔离栏,馆内各场景不再设置“一米线”,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奋斗环境。
此外,展览设计了AR互动展项及多媒体展示屏幕。一楼阳台西侧可以直接看到旁边建筑物的窗户旁,贴着“特务监视点AR体验”。原来,当时中共代表团在此地工作期间,被国民党特务在周公馆对面的严密监视,为了更生动地展现这一画面,周公馆使用AR互动方式,制作了一段影片供游客了解。此外,记者看到了在此地发表的杂志期刊、邓颖超同志的名片以及当时出版的报刊等,由于原件无法供游客翻阅,在原件的上方设置了多媒体展台,可以让游客更清晰地阅读这些文字。
打破封闭空间与街区相连
“这次在保护修缮上特别用心,建筑材料、施工方案等都严格按照一百年前的老房子的样式来,力图做到原汁原味”,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感慨说,虽然是重新修缮的周公馆,却能带给人们回到过去的感觉。在策展中,相较于原先的基本陈列,还新增了实物展品30余件,首次展出周恩来国共和谈时期穿过的大衣、带有董必武英文签名的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收据、宋庆龄送给解放区救济总会上海办公处工作人员林仲的红绸缎被面等珍贵文物。全新展览共计展出文物、图片共计100余件,基本陈列72件,场景还原里各类报刊、实物20-30件。
此次重新开放后,馆方以“生活化”、“零距离”为亮点,不仅首次开放周公馆楼前的花园,还与相邻的71号院中花园连通,扩展了参观空间。薛峰说,“周公馆不再是封闭模式,而是与周边街区相连,花园区域还将延长开放时间,市民可以在空闲时走进花园休闲散步、感悟红色文化的新打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