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长长,全球通胀。在美国公布了创纪录的4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后,全球可谓“胀”声四起。部分主要经济体均迎来了“大放水”后的通货膨胀压力。
进入二季度,除了美国之外,哪些国家的通胀压力最大?哪个国家是目前全球最“缩”?全球通胀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胀”声四起,美国引领
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4月美国CPI大涨4.2%,这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快增速。在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4月核心CPI环比上升0.2%,更是创下了198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作为全球大放水的“始作俑者”,美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沙特、韩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的4月CPI涨幅均高于2%。而美国的“老铁”加拿大,其4月CPI涨幅为2.2%。并且已率先明确进入加息周期来应对“放水”。
虽然领跑大部分主要经济体,但美国还不是当下通胀压力最大的国家。
在实行低利率的国家中,巴西的4月CPI涨幅达到6.8%,物价上升明显。而作为全球“大放水”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土耳其正在承受美元贬值带来的压力,土耳其4月CPI持续居高不下,高达17%。
目前,全球通胀最为明显的当属阿根廷,其4月CPI涨幅高达46.3%,继续创下今年新高。事实上,该国自2019年以来,其单月CPI涨幅几乎都在40%左右。阿根廷可以说是当下最“膨胀”的国家之一。
全球最“缩”?这个CPI为负的国家最“另类”
不过,虽然全球一片“胀”声。但依然有部分实行低利率的国家“不胀反缩”,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日本。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日本CPI同比下降0.6%,这已经是日本连续第9个月CPI数据为负。
值得一提的是,CPI为负的日本不仅是一个低利率国家,也是罕见的负利率国家。目前,日本央行的储备金利率为-0.1%。历史上,仅有德国及部分北欧国家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日本的个人存款利率几乎为0,部分银行的利率仅为0.001%。这意味着,在银行存入1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5.8万元),一年的利息仅为10日元(折合人民币0.58元)。
比起全球通胀预期,日本面临的却是截然不同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受疫情影响,去年至今,部分日本民众普遍处于“不外出、不消费、不花钱”的需求萎缩状态。但不同于欧美国家的是,日本经济复苏并不及预期,外加民众更偏好储蓄,这也导致了经济“过冷”。
疫情压力持续增大,经济复苏后劲不足,消费需求刺激不够,社会“供大于求”,也让日本成为了全球最“缩”的国家。
全球通胀,中国影响有限
没有大水漫灌,唯有稳步推进。在全球通胀的压力之下,中国似乎走出了另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4月CPI数据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0.3%。
据新华社报道,专家普遍认为,由于去年至今的疫情防控工作效果显著,中国的货币政策持续保持稳健,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就业稳定,消费回暖,中国市场的供需关系保持了相对平衡。
从4月的数据来看,虽然CPI有所增长,但从历史数据来看,仍处于低位。4月CPI的涨幅处于合理运行区间,随着消费需求的上升,CPI或仍将保持适度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CPI将延续稳健运行的态势。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全球“输入型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随着经济复苏稳健向好,消费需求的回暖,全球通胀的影响将会“内部消化”,未来,我国生产价格将呈现比较平稳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