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餐饮火锅界巨头之一的海底捞,受疫情的影响也是首当其冲。3月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盈利警告,2020年全年净利润下降90%。
上市和疫情带给了海底捞诸多变化,在涨价和插队风波后,遍布的摄像头和牛肉粒变素让用户体验再度下降,市场关心海底捞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和下一步发展。
净利润下降90%
根据盈利警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海底捞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0%。以2019年净利润23.47亿元计算,2020年海底捞净利润约2.35亿元,减少约21亿元。
回看中报,海底捞2020年上半年亏损9.65亿元,依照全年2.35亿元计算,海底捞下半年净利润约12亿元,但对比2019年下半年14.34亿元的净利,仍有下滑。
海底捞认为净利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新冠疫情对消费场所实施的限制影响,二是因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出现净汇兑损失约2.35亿元,其中绝大数为未实现的汇兑损失。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净汇兑损失仍不得而知。
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亏。尽管如此,海底捞仍在快速扩张。仅上半年新开业门店就达173家,全球门店网络增至935家,增长近乎每天一店的速度。截止2020年底,海底捞餐厅总数1250家,全年新增门店500多家。
受疫情影响,海底捞2020年1月底内地700多家门店全面停业,时间长达46天。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六个月的人工成本从2019年同期的36.52亿元上升至40.74亿元,按此计算,2020年上半年公司每天需支付员工成本约2263万元,平均单店每天营收约9.26万元。由于业务扩张和人员的增加,公司的人员成本急剧上升。加上租金及损失的店面营业额,停业期间损失巨大。
(数据来源:海底捞2020年中期报告)
数据显示,2019年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占比96%,外卖业务收入不足2%。公司业务较多依赖线下堂食。而从2020年4月中旬内地门店逐渐恢复营业后,餐厅的平均翻台率由2019年同期的4.8次/天降至3.3次/天。
经营变化屡陷争议
疫情后的海底捞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有些争议造成的落差甚至是美好的服务也难挽回。
2020年4月,海底捞中国内地门店的菜品涨价6%,有顾客晒出菜单,米饭7元一碗,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人均220+,消费者反应激烈,表示不满,随后海底捞称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菜品价格恢复至停业前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