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进入全球大流行(pandemic),德国卫生部长史巴恩(Jens Spahn)在3月4日指出,而且德国疫情还未达到高峰。但这一判断还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下简称“世卫组织”)的官方说法,世卫组织何时会宣布,目前存在争议与压力。
史巴恩进一步表示,他对疫情做出这样的宣示,是希望民众得到三个重要信息:1、控制疫情比经济利益更重要;2、没有人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达到高峰,但是做出预警让大家有所准备很重要;3、在疫情下保持冷静,即使在压力下也要信任彼此。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至日内瓦时间3月6日下午为止,德国感染案例达534例,单日新增272例。重灾区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疫情起自一对被感染夫妇参加了狂欢节活动。
史巴恩对全球疫情进入“大流行”的说法,明显与世卫组织再三避免使用“大流行”一词的谨慎态度形成对比,也将新冠病毒在全球是否构成“大流行”的争论再往上推一级。
世界卫生组织在2月28日首度将“全球风险”和“区域风险”同时从“高”调到“非常高”,当日全球新增5个国家发现案例,包括荷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新西兰和尼日利亚,全球除中国以外的感染国达51个。自此全球疫情一路升温,至3月6日,全球感染达98192例,分散在89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中国报告80711例、韩国6284例、意大利3858例、伊朗3513例,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新增病例都在快速增长,美国则刚刚开始在全国的大规模检测计划。截至北京时间3月7日9时,全球累计感染已超过10万例。
究竟世卫组织是否有必要宣告“大流行”,公共卫生专家和世卫组织对“大流行”的定义、宣告后的影响持不同的看法,因而造成僵持不下的现状。
不少公共卫生专家认为当前情况已算是“大流行”。伦敦帝国学院流行病学专家弗格森( Neil Ferguson )对媒体指出,“我认为叫它‘大流行’是合理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专家劳勒(James Lawler)甚至指出, “大流行”是指病毒在全球出现传染,“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大流行,目前未宣告是因为政治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