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和“高质量”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而“科技创新”则是高频词汇。科技创新离不开高精尖人才,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安徽省科教资源集中,合肥市也拥有著名高校以及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志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高校通过新型研发机构激活校内科研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培育壮大长三角科创圈。
产学研成果转化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呈井喷式发展,打开了从“科研”到“技术”再到“产业”的通道,也为高精尖人才聚集、实现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志峰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是国家与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激活校内科研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好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长三角“三省一市”加速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开展新型研发机构人才队伍培养、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企业,加快区域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形成资源互补、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刘志峰表示,作为第三方公共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不仅延伸了政府的服务触角,更好发挥了高校院所服务地方的职能,而且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不同主体共同参与、集体获益的共建共享共赢局面。
那么,在以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高校能发挥什么作用?刘志峰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高校坚持创新共建,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共建互建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培育壮大长三角科创圈。
高校要依托长三角科教资源和各自重点特色学科,瞄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科研、人才和成果积累优势,联合高层次创新人才、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创基地、开发区等,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助力培育壮大长三角科创圈。
二是高校坚持高位保障,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和人才保障,促进长三角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要与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紧密结合,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促进高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充分激发高校支撑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积极性,营造互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氛围。
三是高校坚持创新机制,依托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优势学科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较好,但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且尚未发挥整体联动效应,产业结构优化需求迫切。
高校可以考虑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行业企业尤其是校友企业、校友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发挥高校和校友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和溢出效应,加快构建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等环节的全过程“产学研用”创新生态体系,促进长三角地区形成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高端高智”产业结构。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为主的学校,一直和产业走得比较近。为了更好与市场对接,2014年,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下称“研究院”)。
据刘志峰介绍,研究院是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依托,以科技成果培育、成果转化为主体的一个新型研发机构。成立研究院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把学校的一些成果能够通过这样的平台进行产业化、走向市场。
研究院从零开始培育,到现在为止培育了76家企业,大部分企业都掌握了本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迅速。
研究院的科创成果转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研究院在合肥市政府支持下,建设了18.7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大楼,包河区政府也每年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刘志峰说:“研究院必须建设好、发展好,通过新技术、新成果引领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回报政府支持。”
除了培育企业以外,平台建立对研究院发展尤为重要。高水平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具备持续发展的优势,能够对地方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刘志峰介绍,研究院目前在重点策划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研发与检测检验中心等平台建设。
刘志峰认为,此类平台的建设,可以为安徽包括长三角区域的汽车产业等的发展,形成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就会带来技术集聚,形成新技术策源地,就可以吸引更多资本,最终实现“平台-人才-资本”的有效集聚和协调发展。
同时,对平台上产生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产品提升、性能改善、新技术研发提供支持,为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培养长三角创新人才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安徽也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2018年5月,《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出台,成为推动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支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