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一张图,共织一张网,共下一盘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如何打破区域藩篱和制度壁垒,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0年上海两会期间,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话题,受到代表委员的热议。 市政协委员刘建民关注的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之下的公共资源领域。他在提案《以上海为龙头,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公共资源管理体系》中指出:沪苏浙皖应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寻找共性点形成合力,通过统一的平台,有序运行、服务、监管公共资源,从而带动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
刘建民委员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刘晓晶 摄)
刘建民告诉记者,2015年8月10日,国务院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对整合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重要性、整合范围和目标、整合的统一规则体系和运行机制、整合的创新监管机制和强化实施保障等都有精准指示。2018年4月20日,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等8个委办局联合发布了《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 然而,刘建民注意到,《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虽然用七章、三十二条对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运行、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但该办法的有效期仅仅两年,将于2020年5月20日失效。 随着去年底国家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刘建民意识到,出台长三角公共资源管理办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三省一市”公共资源的管理分散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代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有序、有规的运行管理,更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实施保障。同时,公共资源管理人的属性大部分为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承担公共资源管理、运行的同时,也负责交易。“通俗意义上讲,就是运动员和裁判员合一,这样的结果容易产生社会和市场不公行为,滋生腐败现象。” 还有一个现状则是,三省市之间公共资源的差异性。“上海自然资源只有土地,而其他三省还有矿藏、森林、江河等,如果我们不加以取长补短,寻求共同点,发挥上海特有国际化城市的优势,那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形成不了联动高品质发展的态势。” 对此,刘建民在提案中给出三条建议。一是构建枢纽型,既有各地特色、又有共同管理模式的长三角公共资源管理办法;二是整合“三省一市”分散性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公开公平性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采用网络竞价、拍卖、网络/现场同步拍卖等方式,使公共资源的交易更加公开、公平、公正,且价值最大化;三是科学编制公共资源目录,选定公共资源管理人,制定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法治化监管和实施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