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汤辉
作为国内电池行业的标杆,去年前三季业绩翻番的超威动力(00951,HK),在2019年料定大赚。不过,这样一家富户旗下,却也有因“欠债不还”惹上官司、被央企直接讨债的门生。
“剩下的1300多万元的工程款,对方(池州超威)的人说,就算公司被破产清算,也不会支付。”1月9日下午,提到与池州超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池州超威”)合作时,用丁文磊的话讲,已经想不出更好的辙了。
丁文磊的身份是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航禹”)的实际控制人。从关系上来看,山东航禹只是池州超威5.98M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分包商,与池州超威有直接承包关系的,是中国电建(4.290, 0.01, 0.23%)集团贵州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电建”)。
这本是一个干活拿钱的买卖,却因业主方不愿支付近1400万元工程尾款,2019年11月份,央企旗下的贵州电建直接将其告上法庭。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中,一位与贵州电建与超威方面均有接触的人士表示,池州项目是目前超威跨界光伏的唯一落地项目,随着光伏上网补贴政策调整,超威方面可能已经在储能板块的光伏领域收缩战线。
在被央企诉讼讨债的背后,却也隐藏着超威在储能板块布局的尴尬:光伏发电上网补贴退坡之后,超威多元储能布局该何去何从?
超威动力旗下公司被央企追债
事情还要追溯到2017年,那一年,港股上市的超威动力的四级子公司,池州超威正式成立。
国际能源网的文章显示,2017年12月16日上午,超威集团旗下超威电力公司5.98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开工仪式在安徽省青阳县举行,来自青阳县、超威集团安徽公司、中国电建集团等领导参加仪式。此举标志超威储能产业板块迈出关键一步。
这一项目的业主方,为当年5月12日成立的池州超威。在开工仪式5天前(2017年12月11日),贵州电建与池州超威签订了《池州超威电力有限公司5.98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合同》(以下简称“EPC合同”)。
合同采用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固定单价为5.39元每瓦,初步的总价款为3134万元。随后,在2017年12月27日,贵州电建将项目分包给了山东航禹,并签订了分包合同。
“山东航禹实质承包了池州超威的电站项目施工工程。”丁文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