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上海充电桩家底如何
记者 李蕾 戚颖璞
与特斯拉交车相对应,关系新能源车“最后一公里”的充电桩也受到关注。上海新能源车充电桩的“家底”究竟如何?
年增受理个人充电桩3.1万户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去年上海新能源汽车新增6.3万辆,到去年底保有总量约30万辆,居全国榜首。私人用户安装充电桩数量节节攀升。截至去年底,国网上海电力(8.060, -0.05, -0.62%)累计受理安装居民充电桩112963起。去年全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累计充电量达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43%,新增个人充电桩3.1万户。
2015年发布的《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指出,要逐步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住宅小区、办公场所自用、专用充电设施为主体,以公共停车位、道路停车位、独立充电站等公用充电设施为辅的充电服务网络,在对外通道上形成沿放射状城际高速公路为主要轴线的公用充电设施服务走廊。其中,在住宅小区建设以慢充为主的自用、专用充电设施。记者从市房管局了解到,小区是否能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主要取决于车主在小区是否拥有固定停车位。
物业公司在安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物业公司要协助证明购车人具有固定停车位;另一方面,在安装充电桩之前,物业公司还需排查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只有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才能顺利安装充电桩。“这是出于产权和使用安全的考虑。”业内人士说。不过,也有一些小区即便业主拥有产权车位或固定租赁车位,物业仍不同意安装,其理由主要有两类:一是,充电桩安装后需维护,相当于额外增加了物业负担;二是,部分小区如果增加充电桩,可能会影响用电平衡,小区要整体增容。业内人士认为,包括物业、小区业主各方在内,都要加强新能源车充电桩的常识普及,并在政策上予以补贴,激励物业公司对充电桩进行管理和维护。
公共充电桩建设“两条腿走路”
私人充电桩是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车的前提;全市范围内加快布局的公共充电桩,则是缓解用户“里程焦虑”、提高便利性的有效保障。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建成公共充电桩48760个,专用充电设施3976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