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交地产(000736.SZ)再曝高管团队人事“震荡”。
1月1日晚,中交地产公告, 公司原董事长赵晖由于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董事会战略与执行委员会委员职务。至此,赵晖不再担任中交地产任何职务。
跨年夜前夕,在赵晖本人主持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中交地产党委书记兼总裁李永前以 9 票全票通获选中交地产董事长。
这一次重要人事调整,是中交系地产业务重启整合的信号。一位接近中交地产的人士告诉乐居财经,“最近,中交地产内部对于整合的话题讨论得比较多,可能会把中交房地产集团下面的几家企业都整合到中交地产,包括中房,但具体整合方式则高度保密。”
该人士表示,李永前想把兄弟公司的销售额都归集到中交地产,旨在2020年实现500亿的业绩目标。
千亿之望
2018年9月10日,赵晖接任“老臣”孙国强,出任中交房地产集团公董事、董事长。同日,李永前不再担任董事职位。当年年底,赵晖又全票当选中交地产董事长,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随后,耿忠强被聘任为中交地产总裁,两人组成“中交地产”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将中交地产“总部—区域—城市”三级架构改为“总部—城市”两级架构,试图让中交房地产集团和中交地产相互配合,壮大中交地产系的房地产板块。
但改革没有立竿见影,赵、耿二人在任期内,公司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中交地产2019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17.5亿元,同比下降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93万元,同比下降82.84%。
如今,赵晖草草“离场”,外界不免质疑中交地产的这波人事变动。早在去年7月,耿忠强递交了辞职报告,绿城前执行董事兼执行总裁李永前回归中交,披挂上阵,履新中交地产党委书记兼总裁、中交房地产集团董事。
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中交地产“强硬派”的代表人物,46岁李永前对组织架构率先“开刀”,推翻赵、耿时期的两级架构,重启中交地产的“总部-区域-城市”三级架构,内部也称之为“虚拟三级架构”。
更为重要的是,中交地产于2019年末开始筹备和探索“6个1”的非住宅新业务,分别为城市更新、开发代建、TOD、养老、产业园和物流地产。
在绿城中国任职的5年时间里,李永前主要负责投资管理业务,2016-2018年,绿城中国新增土地项目由9个增长至37个。而今上任后,中交地产拿地也开始提速,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中交地产拿地金额为287亿元,拿地面积408万平方米,双双晋升排行榜TOP40。
12月11日,中交地产以95.98%的溢价率竞得昆明一宗宅地,耗资19.3亿元。对于三季度营收仅45.92亿元的中交地产来说,这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铁打的中交,流水的兵。但规模却一直是中交集团喉里的一根刺。李永前试图将中交地产在中国房地产排名榜上与绿城并驾齐驱,进入千亿房企阵营,“2019年冲刺350亿,2020年冲刺500亿,2023年远在千亿之上。”
对于冲规模,李永前不仅选择了降低权益占比这一方式,中交地产还更改了计算口径,采取全口径合作。
然而,在克而瑞《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上,中交地产以256.7亿元排名第85位,李永前仍未完成2019全年350亿元的业绩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