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其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
如何推动该示范区的协同发展?
即将召开的2020年上海两会上,民建上海市委拟提交一份集体提案,对此提出了制定示范区“负面清单”和“免罚清单”、产业布局创新示范“点线联网”、构建示范区生态资源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等多项具体建议。
民建上海市委在这份提案中指出,刚揭牌不久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备受关注。从定位看,示范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新标杆、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突破口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核心承载区。
为此,提案建议,示范区在改革思路创新示范上要打破陈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示范区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可借鉴在上海自贸区建设中“负面清单”的成功经验,以及上海在细化完善市场主体行政处罚裁量权及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制定示范区的“负面清单”和“免罚清单”,并给予法律及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激活示范区的创新发展活力,让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企业和个人都无后顾之忧。
在产业布局创新示范上,提案建议要“点线联网”。所谓“点”,即沪苏浙交界处的热点区县,具体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松江区与金山区,苏州市吴江区、昆山市与太仓市,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平湖市等。
所谓“线”,指三省一市联合打造的“四条走廊”,即G60科技创新走廊、G50绿色发展走廊、G42高端智能制造走廊、临海临港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等。
所谓“网”,即将“点”、“线”打通联网,扩大示范区的辐射范围。要充分发挥三省一市的国家级及地方经开区、高新区、产业园区的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构建以示范区为核心,连接所有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的立体式经济交互关系网络,并结合区域特点实现产城融合,在科技创新、经济技术合作、创新创业方面做出独具特色的品牌。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提案建议,可构建示范区生态资源综合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环境大数据动态追踪与实时分析、跨部门协同联动与信息共享、生态环境监测与生态安全预警,自然资本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生态补偿量化协同,绿色金融及生态投资,生态环境项目预测与决策模拟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集成应用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