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琦
“三代企业家的特点都在他身上有体现。”张维迎说,从创业的年份、身份背景和知识背景来看,柳传志跟三代企业家都有交集,所以他在这三代企业家中都有一些重要的影响,也是一个标杆。
“我接触得还不少。”听闻柳传志退休的消息,长期研究中国企业家与市场经济的张维迎教授打开了话匣子。
12月18日下午,港股上市的联想控股在股市收盘后开了一个短会,随后向外界宣布了柳传志退休的消息。商海进退35载,柳传志的谢幕,外界并不意外,各种各样的柳式曲折故事再次流传。
“柳传志付出了很多,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很值得我们去好好地回味,其中也有很多的启发。”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张维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一个“套利企业家”走向一个“创新企业家”,他一个人身上这三代企业家的影子都有,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对他都是非常敬重的。
三代企业家共同的标杆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这是评价柳传志时,张维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作为一个长期研究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学者,对柳传志的定义,张维迎似乎已经思虑良久。
抛开80后90后创业者不谈,张维迎曾经把中国企业家群体分为三个代际:80年代的农民企业家,90年代的下海官员,世纪之交创业的海归和工程师。但对于柳传志的归类,张维迎遇到了一个难题。
柳传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历程,那是农民企业家涌现的时代。不同的是,柳传志是“有铁饭碗吃公家饭”的人,应该也归于官员下海的一类,有所谓“92派”背景。另一方面,柳传志本身是一个工程师出身,他做的计算机那个时候也是高科技,后来也搞网络,跟世纪之交的这波人又有一些类似。
“三代企业家的特点都在他身上有体现。”张维迎说,从创业的年份、身份背景和知识背景来看,他跟三代企业家都有交集,所以他在这三代企业家中都有一些重要的影响,也是一个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