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9时许,手持G7720次列车车票去往亳州的何述栋跨进合肥南站,幸运地成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第7亿名旅客,标志着长三角铁路旅客运输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长三角铁路旅客首次突破7亿,这是长三角铁路持续推进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凸显着民生质量、折射着国家富强。
车轮飞驰,不觉经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长三角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仅有7条单线铁路,总长仅1400余公里,平均时速30公里。历经70年风雨,长三角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到今年年底,长三角铁路拥有22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覆盖沪苏浙皖一市三省40个地级城市,是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预计到2020年末,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5300公里。数字飞跃的背后,是长三角铁路志于当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排头兵的厚重使命与担当。
以人为本提服务,畅通出行路。从愚公移山的故事,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出行便捷始终是人民的朴素愿望。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渴望提高出行速度,更渴望改善出行品质,期盼在与国家共命运、共发展中,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所谓民之所望,企之所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始终是长三角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长三角铁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围绕客流实际情况对客运专线实行动车组列车市场化运营方案,在“4+3”开车模式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的高铁“一日一图”编制,安排日常、周末和高峰图,按需开车,有效供给,极大限度满足区域交通发展的需要,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智能科技”的多种应用已成为推动铁路服务质量大幅提升的重要力量。长三角铁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高铁网、互联网“双网融合”的智能化客运服务模式,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运用到客运服务中来,通过服务手段的“走心”之举,增强旅客出行体验。如12306购票网站,自今年1月至11月,长三角铁路客票发售达8.11亿张,其中互联网发售(含手机订票)6.91亿张、占比达85.2%。“线上订购、下线取票”的方式让旅客出行更顺心、更从容。
潮涌长三角,扬帆正当时。伴随着长三角铁路路网的延伸、交通的巨变,一个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向着“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愿景稳步行。未来,高效率的铁中交通配置将为推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