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工信部召开携号转网启动仪式,在经过半个月的试运行后,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上线。“携号转网”也称“号码携带”或“移机不改号”,即用户可在保持手机号不变的前提下更换运营商,并享受相应资费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携号转网服务正式上线之后,运营商是否会解决此前试运行期间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这些问题包括靓号乱象、超长合约争议、合约提前解除赔偿金过高问题等。
01、靓号乱象
近日,多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自己的号码属于靓号,合约期长达50年,且并不能轻易转网,要么需等到合约期结束,要么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事实上,合约期较长几乎是所有靓号用户共同面临的问题。根据《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第四十条第三款,“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的,将责令改正,视情节轻重可以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由于号码不能直接买卖,运营商便以“预存款+每月承诺通信费”的方式变相“出售”靓号使用权。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5.780, -0.05, -0.86%)营业厅了解到,靓号越好,“低消”标准也就越高,而靓号低消合约期一般最短也有24个月。
业内人士表示,运营商为靓号设置一定的合约期能遏制“炒号”等行为的发生,也能让具备无形价值的靓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运营商应该为靓号转网制定出更明确的规则,对有转网意愿的用户,也应提供更多方便。
除了合约期过长,不同运营商之间对靓号认定标准不同,这也可能影响靓号的转网。据了解,有部分用户的号码在原运营商并不属于靓号,一旦转网到另外一家运营商,就将被划为靓号,不仅需要预存话费,还需要承诺低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