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庆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漩涡里。这位当当网原CEO和创始人,再次与妻子俞渝——当当网的另一位创始人,就公司管理、股权分配及个人作风问题“交锋”。无论结局走向如何,无法改变的是这场“骂战”给当当网带来的声誉损失。事实上,早在去年声援刘强东明州事件时,当当网官方微博就曾澄清李国庆言论不代表公司。
很多新经济公司的管理者往往也是创始人。但一旦公司发展不顺利,或者因某事件卷入舆论,短期内导致声誉下降或市值暴跌,它的投资人喜欢换掉CEO——准确来说是这家公司的管理者。因为他们被判定无法为投资人带来利益了。
最近,WeWork联合创始人兼CEO亚当·诺依曼(Adam Neumann)已经被“决定”彻底离开公司,并放弃他的投票权。
公司长期的巨额亏损和诺伊曼不稳定的管理风格,以及他那沉迷于派对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限放大。投资人将WeworkIPO 失败归咎于他。《纽约时报》称,一些投资人认为要替换诺伊曼,需要有经验的运营商加入,否则不投资Wework。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17的Uber。彼时Uber正卷入一系列看似没有尽头的法律和道德丑闻,它的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是这一切的源头之一。最终他被踢下台。
“更换管理者对公司来说比较常见,某种程度上说明他已经不适合公司当下的发展速度。”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告诉投中网。
投中网统计了2018年以来的20家全球最大“独角兽”公司,包括滴滴出行、Airbnb在内的12家公司,目前是创始人兼CEO。而有6家公司,其管理者的角色已不再是创始人。这6家公司都有相似之处:他们的创始人曾是管理者,但在IPO之前,或遭遇IPO失败后,就被更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