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聚焦长三角|上海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总部经济”在外资民企持续发力
 
2019-9-8 17:59:21

上海的“总部经济”正在外资、民企两端持续发力。

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已有所成:截至7月底,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96家、研发中心450家。根据2018年外商投资企业年报数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占全市外资企业1.34%的企业数,贡献了10%的营业收入、17%的利润总额、12%的纳税总额和超过6%的从业人数。与此同时,上海开始加速民营企业的“总部经济”发展。今年5月,《上海市鼓励设立民营企业总部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启动民营企业总部认定工作,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对外吸引跨国企业,对内汇聚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正是审视上海营商环境变化的最好视角。事实上,从上海探视新中国壮丽70年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40年的飞跃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正是最持久、最强劲的制胜之道。

让外资在这片投资热土上更好发挥效应

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产商之一科思创,见证了上海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成长轨迹:2001年,科思创的前身拜耳材料科技在上海建设一体化基地;同年,上海聚合物科研开发中心正式成立。十年之后,企业把聚碳酸酯全球总部从德国迁移上海。而今天,上海基地已成为科思创全球最大的基地,当年的研发中心也已升级为亚太区创新中心。

上海,一直是外资青睐的投资热土。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96家,其中大中华区、亚洲区及更大区域总部104家,成为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让跨国公司扎下根,离不开上海的顶层设计。200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暂行规定》,“筑巢引凤”吸引跨国企业近悦远来。十七年来,这一政策不断加码:2008年,《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发布,并于2011年、2017年两次修订、更新,在延续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上海主动适应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新变化。今年7月2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30条新举措从优化总部认定标准、促进地区总部发挥功能、加大总部功能配套保障力度三个方面促进外资总部经济发展。

“这30条新举措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每一条都是企业出题,政府答题。”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表示。比如,为了便利企业更顺畅地履行总部职能,《若干意见》在提高资金使用自由度和便利度方面一口气推出了13条措施,这让亨斯迈集团聚氨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潘律民喜出望外,“有了‘跨境资金池业务’,就可以实现集团内资金的自由调度,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一大堵点。”

民营企业充满活力走向更广阔舞台

跨国企业“总部经济”厚积薄发,民营企业的“总部经济”朝气蓬勃。

目前,上海经济呈现“四分天下”的格局,央企、地方国企、外资、民企各占四分之一。数据显示,去年上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为26.4%,发展态势良好。今年上半年,上海共设私营企业189.59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6.4%。有专家在总结上海民营经济特点时就表示,能够在上海生存下来的民营企业,“竞争力都是很强的”。

为了加速民营经济发展,上海于去年11月出台《关于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活力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围绕上海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次宣示;今年5月,市商务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以及市工商联印发《上海市鼓励设立民营企业总部的若干意见》,启动民营企业总部的认定工作,对获得认定的“民营企业总部”,上海在加大资助和奖励政策、加强人才政策和服务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实招出实效。仅仅一个月以后,首批44家企业已被认定为民营企业总部。中通快递副总裁张建锋告诉记者,自2010年将总部搬到青浦区以来,企业业务飞速发展,去年送出的包裹超过85亿个,已是全世界送出包裹数量最多的快递企业,“上海以民企总部为抓手,加大扶持政策集成度,对企业来说是无疑是重大利好”。

市政协副主席、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认为,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也为上海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好契机,“民营企业可以去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设点,围绕新片区先行先试政策必然会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民营企业不仅可以考虑上市问题,还能通过科创板在整条产业链上寻找更多战略合作机会;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则为民营企业优化空间布局带来了巨大发展潜力。”

用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好服务

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来上海投资发展,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在上海畅想未来,共同见证、参与、推动上海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发展。“总部经济”释放的强大动能,是上海久久为功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结果。

在2019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中,中国总体排名上升32位,位列第46名,进步明显,其中上海的权重占55%。在获得电力、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跨境贸易等主要指标上,上海刀刃向内的改革成效明显,为外资、民企提供了便利。

具体指标的不断优化,源于制度层面有的放矢的探索和创新。今年7月底,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显现:《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发布,第一板块就提到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包括投资、文化娱乐、旅游、出版、拍卖、卫生、商贸等企业投资需求比较旺盛的服务产业,再一次体现出上海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勇气。与此同时,《若干措施》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服务业便利度的开放措施,有助于打造更加法治化、全球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还体现在专业化服务和“对症下药”上。8月29日至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再度进入“高光时刻”。过去一年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力明显,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百度(上海)创新中心、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纷纷在沪落地,腾讯华东分公司更升级为华东总部。人工智能领域外资民企近悦远来,正是“店小二”精准服务的必然结果:2017年11月,上海出台《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去年9月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围绕人才队伍、数据资源等五大发展要素推出22条细则,上海数据交易中心CEO汤奇峰用“豁然开朗”形容这些措施:“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而言,这就是营商环境优化的体现。”

就在最近,上海又成立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咨询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民表示,在营商环境改革1.0版、2.0版的基础上,上海已启动3.0版改革,争取营商环境面貌有更大提升,让上海“总部经济”释放更大能量。

 

(本频道联合编辑: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和上海在线 shzx.com)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