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低调,神秘,家底殷实,它们顽强,有特色地深耕一方,不追求上市。乐居财经开启“隐贵房企”大起底系列,挖掘它们水下冰山的故事。本期关注起家于上海宝山的保集集团。
策划:陈海保
统筹:王敬宾 王彩霞
撰稿:胡佳杰
编辑:于婞
“一腔血满江山,思变谋远自图强,学习创新重实践,妙笔恢弘谱华章……”清晨8点,升完国旗后,保集人精神抖擞、站列成队,一起演唱雄浑激昂的《保集之歌》,保集司旗随之缓缓升起。
一年前,保集控股重返发祥地——上海宝山区。为庆祝总部乔迁一周年,保集集团于6月28日组织了一次大型团建活动。而在保集的不少集团会议、团建活动,都是以员工合唱一曲《保集之歌》开场。
董事长裘东方特意找到杭州的一家文化公司,为保集集团定制了这首歌曲作为司歌,曲风很像战争年代的红歌,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23年过去,这家从上海宝山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公司,已成为一家集地产、贸易、金融、产业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企业,并在香港、日本、澳洲、法国、美国设有分(子)公司,可以称得上是重装归来。
回归宝山,和发祥地再续前缘,这一举动从更深层面探究,恰恰是保集战略调整、聚焦长三角的缩影。
保集控股集团董事长裘东方(图片来源:保集控股集团官网)
最年轻处长
裘东方为人低调,除了主持相关集团工作事宜,其个人经历较少见诸报道。除了保集集团的实控人这个身份外,他还担任世界中华宁波总商会副会长、上海市宁波商会执行副会长、上海商界同仁协会副会长、上海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一系列社会职务。
裘东方是宁波象山人,1985年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老家宁波化工局上班,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长为当时宁波化工局最年轻的处长。
后来,化工院与宁波市的有关部分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年轻有为的裘东方顺理成章地成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那段时间,裘东方为了公司的发展,经常往返于上海与宁波两地,在工作上他更是不分昼夜,这段经历也让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营与管理经验。
资料记载,“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司在3年内一跃成为华东地区同行业中第一名。”寥寥数语,裘东方的精明强干显露无遗。
起始亦是终
90年代中后期,裘东方看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商机。1996年,他创立了保集,出任总裁。在公司成立前期,裘东方将起点定在了宝山顾村,虽然不是当时房地产竞争的热点地区,但在这之上,裘东方还有更长远的考量。
23年来,保集集团以地产开发为基础业务,从长三角出发,一步步成长为全国性企业,布局遍及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一直是其布局重镇,目前已进入长三角的上海、金华、宁波、慈溪、湖州等5个城市,累计开发20多个项目,主要围绕产城融合、产融结合,专注于城市更新和文旅、大健康、智能科技产业一体化的特色小镇建设。
2018年6月,裘东方带领保集重归宝山,不知是机缘巧合亦或是早有预见,就在几个月之后,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裘东方的布局正与发展大势一致。
在此基础上,2019年,保集的战略路径进一步明确。今年2月,裘东方指出,保集提出战略聚焦,一是聚焦长三角,地产加产业园;二是按照战略目标要求盘活现金流,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交往和联络。裘东方多次强调,战略调整要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抓重点补短板,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地产10强梦
那么,除了主营业务地产开发,保集的武器库里还有什么?
经过多年发展,保集的业务结构呈现出多元态势。其官网介绍显示,保集是以开发建设为基础,以运营和资本运作为两翼,以贸易和金融为驱动的“一体两翼”+金融助推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地产、大健康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开发及运营,力求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城市服务运营商。
在地产开发之外,贸易是保集的发展驱动之一,保集聚焦实体自营贸易和全球化视野的大消费贸易业务,提升中电业务、低风险套利业务;整合澳洲、日本、欧洲、美国等大消费资源,推进联盟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目前下属共计有13家贸易公司,业务涵盖军工、化工、建材等。
保集的另一个驱动力来自于金融投资,自2011年,保集开始投资上海国和基金,目前已拥有华融、爱建、钜派 、民生、建行和农行等近50家合作机构和战略合作伙伴,并按照“产业+基金+上市公司”的模式,成立城市更新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大健康产业基金和海外发展基金等四大类基金。此外,保集大健康板块在香港上市,同时于国内收购一家智能制造上市公司。
具体而言,在产业投资方面,保集拓展了智能制造和大健康两大产业。智能制造围绕产业孵化、产业投资和产业服务,打造智能科技产业生态圈,保集计划三年内在上海建成机器人、军民融合、法国中心等特色主题产业园。现已建成落地的项目是,位于宝山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内的保集e智谷。
而保集大健康产业于2017年在香港上市,希望以“美好生活伊甸园”为主题,打造集聚全球顶级水平的健康养生、医养结合的社区、园区和机构,目前,保集已整合一些瑞士、法国的养生资源和日本的养生养老运营公司。其位于上海松江区佘山脚下的保集“富椿佘山”项目一期已经建成,位于上海闵行区的“椿邻梅陇”医养结合护理中心已正式运营。
此外,保集还将职业教育列为重点培育的战略业务,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研究院合作成立健康科学研究所,提供专家资源和技术支持以及专业医疗培训,与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航天工业集团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发起成立了“上海创科智能制造研究院”。同时,保集还恢复了上海中华职业指导所,携手红狮国际教育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教育联盟等等。
当前,保集的集团战略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7-2019年,以贸易和金融为驱动的“一体两翼”+金融助推,力争进入中国民企前30强;第二阶段是2020-2023年,以运营为核心,金融、资本运作为两翼,跨境并购、开发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力争进入中国民企前10强。战略调整下的保集控股,究竟能否通过聚焦长三角实现新一轮高歌猛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