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一条连接上海两座机场的联络线,为何更大的影响在长三角
 
2019-7-12 22:24:52

6月底,在上海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当天上午,上海市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也正式开工。

此次宣布开工的机场联络线是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中重要的东西向快速通道,是国家发改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1条市域铁路示范线之一,也是2019年度市重大工程。这是去年通过的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三期9个项目中最先开工的一个。“而且进度遥遥领先。”业内人士评价。

一座一体化世界门户

机场联络线有何特别,进度为何会遥遥领先?它的开工日期已经说明一切——这条连接虹桥枢纽和浦东机场的快速通道,线画在上海,更多的影响辐射却在长三角,它是一条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轨道交通市域线。

3月底,已经从杭州市委书记岗位卸任多年的王国平来到黄浦江畔与上海的听众们交流城市规划发展的经验。

虽然讲课的主题是“杭州的城市更新”,但在快结尾时,作为上海的“半个儿子”,王国平非常主动地回答了与会嘉宾有关“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政府应该做哪些布局”的问题。他提到有一件事,在上海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可能是“最重要的”。

王国平口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在浦东建设一座“海陆空”一体化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门户。所谓“海”即洋山港,“陆”即上海东站,“空”即规划中的浦东机场第三航站楼。

这样一幅“蓝图”,对王国平来说并非偶然。自2015年退休,王国平就开始专注于“城市学”的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非常适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在这个模式下,长三角必须拥有一座“海陆空”一体化的世界门户才能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

这样的世界级门户应该建在哪儿?“毫无疑问就应该在浦东。浦西已经过于拥挤了,而浦东则拥有洋山深水港、浦东机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是这些条件还没有联系在一起。”王国平说,可以说,对浙江的城市来说,未来在上海发展的瞄准方向就是浦东,对江苏、安徽来说也是如此。

海空优势辐射长三角

不只是王国平,不少城市规划专家都曾对上海浦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潜力寄予厚望。如今,上海西部的虹桥枢纽已支撑起长三角的“大虹桥”,相比之下,浦东受限于对外陆上交通的相对不便,海空优势辐射长三角的能力没有完全发挥。

虹桥枢纽和浦东机场之间连起一条线,是市民期盼多年的心愿。这里头不止上海市民,更有来到上海的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旅客、商务人士等等,而长三角人,显然是期待愿望最强烈的。

 如今,随着机场联络线走向、设站、规划详情的正式公布,人们期盼已久的“蓝图”正变得愈发清晰。上海机场联络线共设虹桥站、七宝站、华泾站、三林南站、张江站、度假区站、浦东机场站、浦东机场规划航站楼站、上海东站共9个车站。通过这些站点布局,机场联络线将与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虹桥火车站、铁路上海南站、上海东站等主要对外交通枢纽衔接。

设计速度目标值160公里/小时的机场联络线不仅仅是一条市域线,建成后它将与国铁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沪宁、沪杭铁路通道向浦东地区的延伸,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港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航空、铁路等对外交通资源,优化市域交通运输结构,服务长三角城市群。

交通基础设施总是一体化的第一步,在硬件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长三角一体化想象空间可以进一步被打开。如果将上海机场联络线建设与最近一系列改革举措联系在一起看,可以发现上海正在物理时空和发展要素两个层面上拉近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距离。交通基础设施的助推,可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科学城、陆家嘴金融中心等等这些要素资源大汇聚、改革创新举措大集成的核心区域,将进一步提升辐射和服务长三角的能力。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更将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的重点区域。上海自贸区要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以更大的力度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未来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要在长三角率先落地推广,也离不开海陆空交通一体化的支撑作用。

无论改革举措的复制推广,还是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最重要的载体都是人。在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与浦东相关的“更大力度”改革开放措施中,有一条异常引人注目:7月1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约后,向浦东新区下放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在市级权限内对浦东加快发展的实际需要,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赋权。

在区域经济研究者看来,浦东最近提出经济总量翻倍的宏伟目标,吸引人才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试想一下,未来长三角人才选择在浦东落户,一定会是两重考虑,一是政策优势,二是区位交通优势。”区域经济研究者表示,越来越多的长三角人才选择在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双城记”模式,很多人出于交通便利性考虑,更倾向于在浦西工作生活,未来浦东的人才政策和大交通完善,将增强浦东的更多区域对长三角人才的吸引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就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供了一种思路:以临近“海陆空”一体化世界门户的临港新城为试点,改革落户审批以吸引人才。“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人才。因此只有开放户籍才能对年轻人才产生最强的吸引力。”周其仁说。从如今浦东的人才新政到机场联络线等大交通系统建设看,周其仁提出的建设性思路已经有了切实的现实基础。

 

(本频道联合编辑: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和上海在线 shzx.com)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