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北车、“神电”合并之后,南北船的合并也终成事实。
7月1日晚间,中国船舶(25.890, 1.89, 7.88%)(600150.SH)、中船防务(16.280, 0.96, 6.27%)(600685.SH)、中国重工(6.030, 0.42,7.49%)(601989.SH)、中国海防(29.510, 1.31, 4.65%)(600764.SH)、中国动力(25.260, 1.36, 5.69%)(600482.SH)、中船科技(14.170,0.97, 7.35%)(600072.SH)、久之洋(27.350, 2.49, 10.02%)(300516.SZ)、中国应急(12.400, 1.13, 10.03%)(300527.SZ)等8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集团”)正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上述8家上市公司均称,本次控股股东战略性重组事项正处于筹划阶段,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受此消息刺激,2日,这8家公司均以涨停价开盘;除久之洋外,其余7家公司开盘后不久便相继打开涨停。截至当日收盘,久之洋报收于27.5元,全天维持一字涨停状态。中国应急封住涨停,报收于12.4元。中国海防收涨4.65%,涨幅最小。其余五家公司的涨幅均超过5%,大幅跑赢大盘。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上述8家公司的市值较上一个交易日合计增加190.2亿元。
在中国船舶业,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分别有着“南船、北船”之称。关于南北船合并的讨论由来已久,上述消息代表着合并有了实质性突破。此前南车、北车成功合并和神华、国电连体,每一次的巨头合并都能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业内分析,此番南北船重组将有助于减少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去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央企专业化重组是今年国企改革重点之一,南北船的成功合并将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未来有望扩散到其他行业的国企改革领域,行业包括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等。同时还将通过研发资源的整合,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内部资产整合为重组铺路
在央企重组的浪潮下,近年来市场对南北船的合并一直存有较高预期。
2016年9月,时任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谈起南北船是否会合并时表示,“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肖亚庆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领域的战略性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