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3.750, -0.03, -0.79%)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作为中国政府相关部门首次公开发布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白皮书,报告全面总结梳理了2018年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效,并明确提出下一步将从8个方面进一步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10万亿元
“截至2018年末,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及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型贷款)余额是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8%,增速比上年末高8.2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24日介绍报告时表示。
谈及2019年以来最新工作进展,邹澜指出,2019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继续发挥货币、财税、监管等“几家抬”政策合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加快发挥作用,督促金融机构疏通内部传导,引导建立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小微企业贷款呈现“量增、面扩、结构优化”的态势。
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19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10.3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又高出5.8个百分点。1-5月增加8169亿元,同比多增4714亿元。信贷支持的小微户数持续增加。截至2019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363万户,同比增长35.4%。1-5月增加224万户,同比多增93万户。
金融政策和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央行指出,成效的取得,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金融政策和支持体系。一是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改进信贷管理机制、强化金融科技运用、创新产品服务,服务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权市场、创业投资等多层次融资市场融资体系不断完善;三是货币政策、差异化监管政策、财税激励等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健全;四是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地方风险补偿、征信体系等风险分担与信用增进机制逐步建立。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巡视员张金萍介绍,截至2018年末,5家国有大型银行均已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挂牌,在人、财、物、定价上进行一条线、系统化的独立运营,增加了服务小微的能力。目前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1万亿元,今年增加了4000多万元,走在前列。
多层次融资市场融资体系方面,邹澜表示,债券市场融资力度持续加大,今年1到5月份,小微企业的金融债券发行已有885亿元,预计发行量还会有较大增长;股权市场融资功能稳步增强,截至2018年末,新三板的挂牌公司超过1万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