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浦发银行(12.090, -0.11, -0.90%)公告称,中国银保监会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并按照有关规定计入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记者注意到,近期上市银行“补血”方案密集获批。
国有银行方面,工商银行(5.850, 0.01, 0.17%)、中国银行(3.770,-0.04, -1.05%)6月16日披露共计不超过1700亿元的优先股非公开发行申请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其中,中国银行获核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优先股,工商银行获核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亿股优先股。
城商行方面,近期也频频利用二级资本债、优先股等工具来补充资本。
6月20日,四川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成都银行(9.080, -0.02, -0.22%)发行不超过12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并按照有关规定计入该行二级资本。
另外,湖南银保监局不久前同意长沙银行(9.770, -0.08, -0.81%)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的优先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宁波银行(23.790, -0.65, -2.66%)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杭州银行(8.470, 0.00, 0.00%)也公告称,浙江银保监局同意该行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
今年以来,永续债作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新“补血”工具也颇受青睐。华夏银行(7.780, -0.01, -0.13%)6月18日披露的发行文件显示,该行将于6月21日公开发行400亿元永续债,这是继中行、民生发行完毕之后落地的第三笔永续债。除此之外,多家银行也已披露了永续债发行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