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言虎(媒体人)
不加分辨地将合法地名一改了之,不仅不会方便居民生活,还给居民添堵。本质上,这是矫枉过正。
电视剧《马大帅》里的范德彪,某段时间每次跟人介绍起自己,总会说他是“维多利亚娱乐城保安部经理”,一脸的神气,仿佛很有面子。
范德彪的维多利亚岁月,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日子。但是如果,将范德彪供职的维多利亚娱乐城,放到此时那些轰轰烈烈改地名的城市,可能这洋气的名字,就要保不住了。范德彪的神气,大抵也要减三分。
这几日,改地名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最先发酵的是海南。近日海南省民政厅公布《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要求将海南省那些不规范的“大、洋、怪、重”地名进行修改,典型者如维多利亚花园、阳光巴洛克小区、维也纳酒店、钓鱼台别墅等名字,都要“更名改姓”。
今天,有媒体报道,福建漳州的东风大桥、琯溪大桥、南山大桥因为“名称刻意夸大”,拟整改为东风桥、琯溪桥、南山桥。
与此同时,浙江温州也在紧锣密鼓地改地名。像“欧洲城”一期、二期名称规范为矮凳桥小区,“中央公园”改为鸿玺园,而在此前的整改中,“中瑞・曼哈顿”已改为“中瑞・曼哈屯”。
你可能会疑惑:为啥那么多城市都在同时改地名呢?难道是商量好的吗?并不是。
去年12月,六部委印发《民政部等六部(局)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根据要求,各地在2019年3月前需完成摸底排查并确定拟清理整治的不规范地名清单。眼下这个时节,地名整改进入了实质性的落地时间。
一、崇洋媚外、封建迷信的名字不可取
在你的生活中,大概率会看到这样的名字:海德堡公馆、加州阳光小区、壹号皇廷、中央公园等等看起来“高大上”的名号。
这些名号,有的是小区名字,有的冠名于酒店,尤其是一些娱乐场所更喜欢起个“洋气”或霸气的名字,以示尊贵与高级。
名号凡是强调“大”、“洋”,大概都是为营造一种高端消费的想象,对标的是一种虚假的精致与时尚,而本质上,这是为打造一种品质生活的幻觉。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国外的“洋文化”涌了进来。相较于中国,西方的经济确实更发达、更先进。从国民心理上讲,国人希望通过“傍洋名”来标榜自己紧跟潮流,与国际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