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住房问题一直是热点民生话题,高房价现实之下,解决好房价过高城市“刚需”人群的住房问题,已成为施政重点。
6月19日,业内人士透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起草加强中介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推动《住房租赁条例》的立法,并准备在今年出台。将以解决新市民住房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租赁市场,同时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对中介行业的管理。
住房问题的根源是房价过高,在近年轮番上涨后,北京、上海、深圳住房成交均价在5万元以上,厦门、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在3万元左右,其他热点城市亦不低。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今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5月有67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与4月持平。虽然在因城施策的宏观调控下,涨幅并不高,但短期也难以改变大城市房价高企的现实。
同时,近年不少大城市相继发布吸引人才新政,并且卓有成效,杭州、武汉、西安、成都等地净流入领先,也是房价涨幅较高的城市。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现象:大城市发展需要人才,而人口净流入推升房价,由此出现新市民住房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发展“重购轻租”,相关部门对住房租赁不甚重视。大城市房价一轮轮上涨后,新住民买房越来越难,租房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不规范弊端明显:在大城市租房,尤其是一线城市,中介不规范、房东不愿意到相关部门备案,不给租客办居住证提供便利,以及提前结束合同等现象,比比皆是。今年初新个税法实施,需要填入房东个人信息时,就引发房东的反弹,这些弊端甚至影响到吸引人才支撑城市发展的相关战略。
因此,在短期难以解决新住民买得起房问题的前提下,规范租赁市场就十分必要。此次住建部制定出台相关文件,目的在下大力气整治中介市场不规范行为。具体包括引导行业有序竞争,防止行业垄断,规范业务委托和代理,实行真房源发布管理和交易进程的披露,规范交易合同和服务收费,完善交易资金的监管,建立损害赔偿制度,开展行业信用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