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客户端19日报道,近日,海南多处地名需要更改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讨论。6月19日下午,海南省民政厅召开通气会,针对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解答和回应。对于维也纳酒店关于此事发布的声明,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石清理也进行了回应。
通气会现场 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韦茂金 摄
近期,海南省民政厅发布《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6月19日下午,海南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情况通气会在海口召开。会上,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就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为什么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不规范地名的标准有哪些?如何清理整治?省民政厅副厅长石清理介绍了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的背景与依据、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进展情况、下步工作打算等内容。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张建明介绍了“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的具体内涵和标准。
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
背景和依据是这些
省民政厅副厅长石清理在发言中指出,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推进地名标准化建设、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
当前,由于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地方为追求经济效益,“喜欢起洋地名”,“贪大、媚洋、求怪”等地名乱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城市“洋地名”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影响了地名的空间指位定向功能。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提升地名工作法治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省民政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摸清了我省地名信息底数情况,共采集地名条目5.1万多条;标准化处理了一批不规范地名,全省目前已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71个,清理地名使用乱象的公共标志380个;挖掘和保护了一批地名文化遗产。
此次我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规范地名管理部署要求开展的,结合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拟制了《海南省“大、洋、怪、重”不规范地名名录》,在经过市县调查核实并征求市县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海南省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
公示并非最终结果
民政部门下一步要做这些事
据石清理介绍,针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社会关注高、影响面广、实施难度大的问题,结合近期广大网民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意见建议,下一步,省民政厅将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