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改机构提出并实施了3000余项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的具体措施。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6月15日零时,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海淀区共计417家医疗机构参与改革,其中区级归口管理的医疗机构共计399家,位列北京市第一。
记者了解到,海淀区在落实本次改革任务中,对市级40项措施予以细化部署,督促指导399家归口参改机构落实市区要求,全部制定内部行动计划。参改机构提出并实施了3000余项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的具体措施。
其中,中关村(8.550, -0.08, -0.93%)医院开通了中科院骨干人才门诊就诊绿色通道,设立诊疗专区,将预约诊疗精确到15分钟内,预约就诊率达到100%。海淀医院设置了“综合治疗室”,将抽血、输液、注射集中在一个区域,并按疾病划分诊区,将超声科、心功能科、肺功能检查、前庭功能等检查科室集中设置,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候。
中关村医院内,设置了新一轮医改咨询台。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在实施四类慢病长处方基础上,海淀区及时落实了慢阻肺长处方服务要求。6月15日,海淀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慢阻肺5类慢病共开具长处方27张,服务患者20人次;其中开具慢阻肺长处方3张,服务患者3人次;提供处方延续服务29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