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人民日报:长三角共抓产业链 贯通合作上下游
 
2019-6-12 11:25:18

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合作与竞争辩证统一、集聚与辐射相辅相成,是新时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特点

30年前,浙江瑞安人谢公晚从家乡来到江苏南京,开了一家眼镜店。挣得第一桶金后,他创立了自己的镜片品牌“明月”,将总部设在了上海,而生产基地则留在有“中国眼镜之都”之称的江苏丹阳。这是一个企业家用脚跑出来的“一体化”。

总部设在上海,制造放在浙苏皖,背靠长三角广阔腹地,企业家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仰仗的还是长三角密切合作的产业基础。当然,产业合作在悄然变迁。如果说过去,上海的技术、绍兴的印染、苏杭的织造,织起纺织业合作的经纬线;现如今,像工业机器人(15.390,0.52,3.50%)这样的产业,让长三角更智能地合作起来,从上游减速器制造、零部件控制系统生产,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服务,长三角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机器人产业链,机器人产能占全国50%以上。

从一体化的初期来看,产业的扩散往往是市场的“无形之手”推动的。比如,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东京湾区的机械电器等一般制造业从东京的中心城区转移至周边,逐渐形成经济总量占日本26%的京滨、京叶两大产业聚集带,东京中心城区则不断强化高端服务功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心区域人力成本上升、环境约束加大、开发强度过高、发展空间逼仄,中低端产业遭遇发展“天花板”,萌生“迁徙冲动”,是规律使然。但今天的长三角,所面临的不仅是区域内产业格局分配调整,更是如何聚集全球资源要素,发挥各自优长、互相搭台、齐头并进,整体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命题。

打破地理约束、优化产业布局,以更高水平的产业一体化支撑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是时与势变化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这个过程中,既要市场“无形之手”的推动,也要靠国家战略“有形之手”的引领。去年,长三角9个城市率先实现企业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就是一个有益的“小规模实验”。面对各地规则、标准的差异,下一步还要继续深度合作,打通要素流通的“看不见边界”。同样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城市之间如果产业政策不对接、产业布局雷同甚至大打价格战,就没有上下游合作可言。推进产业一体化,就是要共抓产业链,贯通上下游,推动产业与产业之间、相同产业上下游之间、同一产业的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在长三角各区域分工合作、互利共赢。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主动作为,是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既要科学规划,精准定位,合理布局,构建核心区、辐射区与支撑区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发展、政策有机衔接的发展格局;也要以产业集群为框架,适度分工,紧密合作,以产业集群布局引领产业发展布局;同时,还要以产业链为主线,以价值链为纽带,优化产业链、价值链在各区域间的布局。

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合作与竞争辩证统一、集聚与辐射相辅相成,是新时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特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有很好基础,接下去就是要顺势而为、乘势而进。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始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新起点,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相信长三角一定能合力打造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本频道联合编辑:长三角在线 csjonline.cn 和上海在线 shzx.com)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自身不采编任何新闻信息,本站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