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5月31日讯(记者 郭小川 通讯员 俞新美 季煜鑫)5月31日,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创投机构、孵化器负责人,以及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约400人,聚首海门“汇入创新之海、开启创业之门”,拉开海门“东洲英才”创业周的序幕。以创业周活动为招才引智的平台,海门正聚力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以“人才链”撬动“产业链”,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门“东洲英才”创业周开幕。
本届“东洲英才”创业周以当地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现代建筑、高端家纺等产业为引才平台,邀请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到海门创新创业,重点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项目落户。
记者了解到,“东洲英才”引进计划是海门人才计划的特色品牌,已连续实施6年,人才红利加速释放,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海门,为当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5月31日的开幕式上,海门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门分中心、“硅谷之窗”以及上海、北京、深圳“双招双引”海门校友服务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聚才引智新平台揭牌成立。创业周期间,还先后举办第四届“海智杯”创业大赛行业赛、长三角新药创制初创企业高峰论坛、高端海工装备&邮轮产业人才项目对接会、“东洲英才”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发布暨中南创新谷启动仪式、留学精英创业海门行暨“海归聚海”工程专场活动等。
人才是点燃创新驱动的“智力引擎”。海门市委书记陈勇说,海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近年来,海门吸引人才的政策体系、平台载体、发展环境等不断优化,先后出台20多个人才政策,覆盖了从“草根”到“顶尖”、从“海归”人才到本土专家等各个层面,顶尖人才在海门创业最高可获3000万元支持。
厚实的产业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基础,海门已形成现代建筑、现代家纺、先进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并拥有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国际级孵化器等载体平台。“三年来,海门累计投入引才扶持资金超800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10亿元,成功落户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37个。”陈勇介绍说,目前,海门人才总量已达23万人,人才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八强。
人才集聚为海门积蓄强大的发展动能。2018年,海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应税销售、高新技术产值、本外币存款余额、建筑业产值、现代家纺、先进装备制造等7个“超千亿”。在江苏省2018年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中,海门列63个县市第8位、南通第1位,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