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峰 北京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在催生和带动“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护理专业人才需求成为增长热点。
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发现:护理类专业本科生在当下就业市场上颇为抢手,就业率超过95%;九成以上护理类专业毕业生进入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从事医疗保健相关工作;但“收入低”是护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不满意最主要的原因,高职高专生的该问题尤为突出。
护理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抢手
麦可思研究显示,2015-2017届护理类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从不同院校类型看,就业市场上护理类专业本科生较高职高专生更为抢手。2017届护理类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为95.1%,高职高专生就业率为90.2%。
研究显示,护理类专业毕业生中九成以上都能学以致用。2017届护理类专业本科、高职高专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达到95%、92%。护理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类和行业类分别主要集中于“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类职业”(本科:92.7%,高职高专:92.3%)和“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本科:92.7%,高职高专:91.2%)。
据报道,一些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已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些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被医院提前预录。护理专业的男生就业率接近100%。
护理人员的缺口与我国较快的床位建设速度有关。目前,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1.03提高到了2017年2.74。但相对于需求来讲,供需之间的缺口还比较大,在护理领域体现得比较突出。2017年医护比为1:1.1,但是相比起一些发达国家综合性医院1:4甚至1:5的医护比,仍有提升空间。
《人民日报》援引世卫组织统计,全球人均拥有护士数量最多的是挪威,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达17.27人,欧盟制定的基本标准为8人以上,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9.8人和11.49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护士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而我国只有1‰左右。以此推算,我国目前尚缺数百万名护士。
养老护理员同样缺口巨大。“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老年人高龄化趋势明显,失能人口增长迅速,空巢老人现象突出。”老年护理与智能化分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吴瑛在2018年12月时说。
“目前,养老从业人员多为‘4050’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低,未经过专业培训,往往并不具备养老护理员资格。”吴瑛称。
据报道,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0级到2013级只有一个班,毕业生三四十人。2014级开始招两个班,毕业生达到了七八十人。近几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抢手。2018年的毕业生,88%的学生都在养老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