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科技报告期内业绩增速迅猛,但独立性很差,不仅经营业绩依赖小米,且知识产权以及经营管理方面也缺乏独立性,资金方面更俨然是小米的“小金库”。
近年来,随着小米公司的风生水起,小米生态链中的企业也水涨船高。就在2018年小米成功登陆香港主板的前后几个月,其生态链中的华米和云米已先后在美国市场上市。如今国内科创板刚刚推出,小米生态链中的另一家供应商石头科技便积极抢跑,第一时间提交了登陆科创板的申请。
然而对于石头科技,《红周刊》记者在梳理其招股说明书时发现,公司经营业绩虽然在报告期内增速迅猛,但独立性却很差,不仅在经营上明显依赖小米,且知识产权以及经营管理方面也缺乏独立性,资金方面更俨然是小米的“小金库”。对于这样一家在经营上缺乏少独立性的企业,能否顺利登陆科创板是存在很大悬念的。
石头科技成立于2014年6月,主营业务为智能清洁机器人等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虽然成立于2014年,但直到2016年9月推出了第一款小米定制产品“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此后销售便长期依附着小米。那么,石头科技与小米之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合作关系呢?
根据招股说明书介绍,石头科技作为ODM原始设计商,为小米提供定制产品“米家智能扫地机器人”及相关备件。根据和小米签署的合作协议,公司负责定制产品的整体开发、生产和供货,小米负责后续产品的销售。公司按照成本价格将产品销售给小米,小米销售产品的收入扣减小米成本及费用后的毛利按照约定比例在双方间分成。也就是说,石头科技负责为小米提供产品,待商品完成销售后,两家公司再按比例瓜分收益。这种模式之下,由于存在小米的瓜分,石头科技的毛利率注定高不了,事实结果也确实如此。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石头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19.21%、21.64%和28.79%,而作为同行业公司,科沃斯和福玛特两家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则分别达到了37.94%、34.08%和48.14%。很显然,石头科技的盈利能力与同行业公司相比仍是偏弱的。
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石头科技的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业水平,但因依赖小米这棵大树,其销售量增速还是相当快的,然而问题在于,过度的依靠也很容易形成依赖症的,而石头科技就恰恰存在了这种情况。
招股说明书披露,2016年、2017年、2018年,石头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小米集团。在这三年中,石头科技对小米集团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83亿元、10.11亿元和15.29亿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高达100%,90.36%和50.17%。尤其在其推出首款产品的2016年,石头科技的销售收入全部来自于小米,这似乎意味着石头科技的设立就是为小米而来。在其后的两年中,小米公司对石头科技的支持仍是不遗余力的,每年向石头科技采购产品的数量都在大幅增加,直接带动了石头科技业绩的飞速增长。有趣的是,从石头科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2017年和2018年其对小米的销售占比都在下降,表面上石头科技似乎羽翼渐丰,大有摆脱小米的趋势,但实际情况却是,作为一家细胞里就带着小米基因的公司,石头科技想要摆脱对小米的依赖,是谈何容易的。
招股书披露,石头科技的第三大股东为天津金米,其实际控制人为小米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雷军。2015年3月,石头科技成立尚不足一年,尚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而此时天津金米给予石头科技支持,以9.27万元的价格增资石头科技,拿到了石头科技30%的股权。数月后,天津金米将其中15%的股权转让出去,直到2016年9月,石头科技推出第一款扫地机器人的当月,天津金米再次出手相助,向石头科技增资9.59万元。加上此前股权转让后的出资额,天津金米共计用了14.22万元的白菜价,便拿下了石头科技11.85%的股权,最终成为该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至于背后双方是否签署其他协议,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小米以很低的价格便获得了石头科技大量的股权,但对于石头科技来说却一点都不亏,刚刚生产出自己的产品,市场推广是个大问题,只有通过廉价股权将小米变为其大股东,将小米“绑定”为石头科技的大客户,利用小米的知名度来推广自己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