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轮迅猛增长之后,中国的城市该如何发展?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布置了包括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19条具体任务。
《重点任务》再次强调了城市群-都市圈-中小城市-特色小镇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框架,试图通过转变城市发展观念,优化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人口、产业在这一空间格局内的再分配。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王伟指出,“收缩型城市”是国外引入的概念,包括德国鲁尔、法国洛林和美国的休斯顿等地区,都经历过城市收缩的阶段。其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闲置等三个方面。在我国,还有一种特有的城市收缩现象,即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的“户口倒挂”现象。
王伟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过去我国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由于土地财政等影响,基本上是基于城市扩张预期所做的增长型规划,用地指标和人口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加,在一些城市,预期与现实并不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