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凭什么能够在这几年高歌猛进?除了中日政治经济关系持续升温之外,单单以产业角度考量,也颇为值得深思。

首先,轿车战略的成功,是日系车和部分强势自主车企能够在“冬夜”各善其身的重要支柱。《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尽管中国车市自2018年夏季以来陷入滑坡,但日本车企总体上表现相对出色。尤其是主力轿车势头较为强劲。”
这一点3月在日系车中夺冠的日产应该深有体会,《日本经济新闻》称,这是过去7个月以来日产在华销量首次同比增长。在各个车型中,轿车依然掩盖了SUV的光芒:轩逸同比增长25.3%至38,265辆,奇骏同比增长10.3%至18,405辆,逍客同比增长5.0%至12,820辆;启辰品牌中,D60同比大涨23%至7,511辆。日产汽车SUV车型的总销量37,931辆,对比去年3月的36,943辆,增长2.7%——显然在8.2%的总体增幅中,SUV属于“拖后腿”者。

日系车完整销量只发布到2月,小型车企要晚些时候公开
3月份,丰田之所以增幅居低,在车型层面是由于轿车主力卡罗拉销量下跌13.5%,即便雷凌上涨7.3%也仅能部分抵消。本田3月销量过万的6款车型中,思域以同比大涨55.1%至21,078辆的成绩夺魁,而SUV仅CR-V和XR-V两款,轿车雅阁、飞度和凌派也都进入五位数俱乐部。其实,本田早在2017年就已经呈现出回归轿车式增长的势头,具体参看《日系车2月在华销量上涨三成 本田轿车增速超过SUV》。
其次,我们说,日系车内部的分化,不仅仅在于“大者胜利,小者危机”,同时丰田的企稳和本田的激越形成了鲜明对比,客观上在整个日本系别的内部形成了“丰田守住阵地、本田扩张份额”的“搭配”。例如在日系车整体销量增幅居低的2月,丰田抵消了另外两家的跌势,而在3月份,本田的大涨拉高了整个日系车的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