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财经网 马哲/文
如今,很多人出行前已经习惯了在旅游APP上查询路线、预订酒店,其中,相当一部分用户选择使用携程来帮助自己完成旅行决策。不过,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有四名用户同一时间在携程上搜索了同一家酒店,但搜出的价格截然不同,这是怎么一回事?
据携程用户吕女士反映,她与朋友在同一个时间一起在携程上搜了同一家酒店打算预定,然而,四个人搜到的价格均不相同,最高价为600余元,最低价为500余元,两者之间相差了一百元。
由于携程曾多次被媒体曝出“大数据杀熟”,即根据搜集用户的个人资料、流量轨迹、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通过平台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根据这个画像来给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相应定价。因此,吕女士也怀疑,她们遭遇了大数据杀熟。
不过,携程工作人员对此解释称,不会因为用户的手机型号和浏览行为来区别定价,价格差异主要因酒店产品方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携程会根据用户以往的消费习惯和记录,有区别地推送个人喜欢的类型。具体到此次事件,工作人员认为,这是因为4个人中有人是钻石会员,所以价格便宜,而不是会员的用户价格相对高。
不过,这一套说辞并不能解释为何4个人的价格都不相同。对于这一疑问,携程工作人员未能作出进一步解释。
据了解,“大数据杀熟”早已成为携程饱受诟病的问题,媒体也曾对此进行多次报道,连梁建章都在央视财经采访中亲自进行表态和解释。不过,类似的案例依然如雨后春笋般不停出现。携程是否有意向对此进行整改?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今大数据分析越来越无处不在,普通消费者对此防不胜防。业内人士呼吁,与其寄希望于企业自发整改,不如由政府介入监管,以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
运营商财经网(官方微信公众号tel_world)—— 主流财经媒体,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及其他各种消费品报道的原创资讯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