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电子烟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健康,长时间吸食电子烟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
央视的报道全部文字内容如下:
每一百次抽吸产生的电子烟雾中,甲醛检出量在2.3毫克到14.9毫克之间,它对我们整个的气道呼吸道,包括我们的眼睛黏膜都有很大影响。另外烟雾中还检测出大量丙二醇和甘油。
常温温度下的丙二醇丙三醇是安全的。但长时间吸食,还在加热的情况下,能转化成气体稀释情况下,这个过程中能产生极微量的有害物质,在一定程度还会对我们人体产生危害。气化的丙二醇和甘油对于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电子烟也会释放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的健康。
电子烟同样是含有不少的有害物质,危害一点都比香烟来的少。在美国电子烟被列入市烟草制品,在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电子烟也被列入医药产品来管理。在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曾经在去年发出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然而电子烟作为一个新兴的产品,国内的大多数生产企业大多是打着科技公司的旗号,把电子烟当作是一种电子产品来销售,缺乏有效的监管。
针对315提出的问题,亿欧第一时间请教了多位业内人士,就如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1、关于315揭露的电子烟危害,业内人士怎么看?
2、315晚会的消息,会对电子烟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3、电子烟品牌后续应该如何做?
作为一年一度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的节目,315晚会报道的都是涉及百姓民生的重要大事,这次报道电子烟,着实让一些从业者感到惊讶。电子烟虽然不是完全的新鲜事物,但处在一个快速被消费者认知、批判、接受的过程中。再次把电子烟推到风口浪尖,这相对于电子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与机会。
业内人士李华向亿欧介绍,这可能是国家预进行电子烟行业监管所先行释放的信号。电子烟行业会往哪个方向,取决于两点:
第一,国家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或者监管条例去对待电子烟这样的新兴行业。第二,电子烟的已有消费者,对产品有一定的客观认知。而对于从未消费过电子烟的潜在消费者来说,这有好有坏。好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到电子烟;坏的是,会让潜在消费者存在顾虑和担忧。
315针对电子烟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一些从业者表示,整体上并没有完全否定与禁止电子烟。只是部分内容不够客观或完整,同时缺乏了对比。
例如甲醛的问题,以悦刻为例,此前的微信号推送就回应过该疑问。在安全标准下,悦刻雾化烟曾与食品(香菇)及空气中甲醛含量做过对比,100口悦刻电子烟甲醛含量≈0.00579毫克,1千克香菇甲醛含量≤300毫克,1立方米空气甲醛含量,约≤0.08毫克。相比之下,电子烟的甲醛剂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似乎谈论甲醛,不应该谈抛开剂量谈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