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寻找记忆里的乡愁 义乌春节年俗做起“加减法”


 
2019-2-9 15:07:34

  浙江在线义乌2月9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方涛)“吃红馃,更红火;吃发糕,步步高;吃卤笋,百事顺……”回到久别的家乡,新年民谣勾起记者对家乡年俗的回忆。大年初四,记者加入“拜年大军”,来到义乌大伯父家拜年。

  “今年过节不收礼” 轻装上阵拜大年

  “今年过节不收礼”,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义乌家庭春节拜年的真实写照。

  记者来到大伯家,往年堆满礼盒的大门口,今天却显得干净整洁。“往年上门拜年免不了提上几盒高档烟酒或保健品,虽然好看却太不实用。有时候送出的礼品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自己手上……”操办家宴的大伯母摇头说起过去逢年过节的“亲情负担”。

  近年来,在几位长辈的建议下,“轻装上阵”成了家里拜年贺岁的新规则。减去了客套的负担,大家都说这年过得也更轻松欢乐,纷纷主动为家宴做起了“加法”。宁波工作的姑父挑了几只红膏炝蟹,记者也从杭州带来了酥鱼和酱鸭。这些来自全省各地的年味被端上餐桌,为今年的家宴增添了几分惊喜和期待。

  “特产不要带多,今天吃完最好。”大家刚一入座,厨房里传来大伯母的叮嘱。

  家庭合影

  舞起龙灯贺新禧 传统年味“新玩法”

  老底子的年味隐藏在乡镇。下午,记者和家人一起来到了义乌城西街道山翁村,寻找记忆里熟悉的年味。迎龙灯,是义乌春节最隆重传统活动,通常全村村民都参与。长龙灯,不仅象征着人丁兴旺,也寓意来年风调雨顺。

  村民吴琦今年幸运地被抽中“扛龙头”,作为义乌市徐江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他对今年迎龙灯的变化赞不绝口:“以前村里迎灯,鞭炮放得震天响,污染环境不说,每年都有孩子误伤。今年‘双禁’扎实落地,村民也都自觉遵守。其实只要大家一起热热闹闹,来年一样红红火火。”

  虽然早已在城里定居工作,但对吴琦来说印象最深的新年记忆是在爷爷家过年。“小时候过年我常跟着爷爷听年戏,戏文虽然听得一知半解,却依然津津有味。”村里前年修建起文化礼堂,每年的“村晚”让他重新有了儿时的过年体验。此外,义乌传统的年戏、评弹与村民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同台竞技,也让传统年俗玩出了“新花样”。

  大红灯笼高高挂,阖家团圆、龙灯舞动,义乌依然充满着新年气氛。短短一天,记者感受到了家乡春节年俗的变化:少了客套与浪费,多了真诚与分享;少了烟花爆竹的喧嚣,多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礼堂新年节目。随着商城义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故乡新春的年俗也变得越来越包容、多元、与时俱进。而唯一不变的,则是越来越好的生活和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浓浓乡愁。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