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万人留江苏,六成以上赴基层
中国江苏网1月26日讯 江苏普通高校毕业生去年就业情况如何?25日,省教育厅公布的《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给出了答案:普通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6.9%,其中协议就业率75.8%,灵活就业率2.4%,升学出国率18.7%,总体就业情况保持稳定,升学出国率进一步提高。
56.2万,全省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
去年,江苏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56.2万人,比2017年增加0.6万人,总量再创新高。其中毕业研究生5.1万人,本科毕业生27.2万人,专科毕业生23.9万人。
从毕业生性别看,毕业研究生、专科生中男生人数高于女生人数;本科生中男生人数低于女生人数。研究生男女比例为1.08:1,本科男女比例为0.96:1,专科男女比例为1.09:1。
从毕业生生源地看,江苏生源毕业生占总数的72.3%,其余毕业生人数较多的生源省份有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和山东省,分别占总数的4.4%、2.6%、2.3%、1.9%。
从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看,工学学科的毕业研究生人数最多,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44.5%,其次是理学(13.4%)和医学(11.4%),哲学最少(0.7%);工学学科的本科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42.7%,其次是管理学(18.4%)和文学(13.1%),哲学最少(0.1%);财经大类的专科毕业生人数最多,占专科毕业生总数的20.9%,其次是制造大类(18.4%)和电子信息大类(12.1%),水利大类最少(0.1%)。
六成以上赴基层,中小企业吸纳最多
从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看,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3.3%、年终就业率96.7%,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8.3%、年终就业率96.8%,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1.0%、年终就业率97.0%。
从学历层次、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看,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比较好的是:工学98.3%、管理学97.3%、理学96.8%;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好的是:农学97.8%、理学97.5%、工学97.5%;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比较好的是:水利大类98.9%(人数较少)、材料与能源大类98.4%、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98.4%、生化与药品大类98.3%。
从就业单位流向情况看,33.8万人到基层单位和岗位就业,占就业总数的62.1%。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的人数最多,达36.2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6.4%,其中到中小企业就业的32.6万人,占到企业就业总数的90.2%。到各类事业单位就业的5万人,到机关就业的7000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吸纳毕业生3000人。
高水平大学毕业生保持“净流入”
报告指出,去年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稳中有升,实现初次就业率连续12年超80%,年终就业率连续14年维持在95%左右。毕业生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公平性等就业质量核心指标连续3年稳步提升。
全省高校毕业生中,留苏就业33.0万人,占实际就业人数的78.0%。高水平大学(原985、211高校)留苏就业2.7万人,占实际就业人数的51.5%,高于高水平大学江苏省生源数比例18.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人才“净流入”状态。
从行业流向情况看,在苏就业毕业生中,就业去向人数较多的行业有:制造业(7.2万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7万人)、教育业(3.1万人),这与全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软件产业有密切关系。就业去向人数较少的行业是:采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
在江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苏南地区就业的占65.1%,到苏中地区就业的占15.2%,到苏北地区就业的占19.7%。到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就业人数较多的有:上海2.6万人、浙江1.6万人、广东7000人、安徽6000人、北京5000人。苏南等经济发达区域依然是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 本报记者 王 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