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接到一个十分奇怪的电话,问我要不要买房子。”张贺(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说它奇怪是因为这个电话并不像一个‘人’打过来的。”
随着人工智能概念走红,骚扰电话也有了“升级版”,市面上开始流传一种AI电话的“拓客神器”。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AI电话实际上是一套电话机器人系统,一天可以呼出1000通电话。“与人工相比,AI电话机器人可以长时间保持工作热情,成本低,销售效率高。”据介绍,使用机器人座席能节约80%的用工成本。获得“拓客神器”可以用“买”或者加盟的方式,三千块钱四台可以用一年,5万元即可买断系统无限开设机器人,且无时间限制。有该系统的销售人员透露,AI电话的主要功能是筛选意向客户,可通过录音对客户分级,备受贷款、股票行业的青睐。“做贷款出的‘活儿’最多,一天大概能推荐出50个左右的高意向客户。”
AI电话的问世,也给隐私保护带来了新难度。记者发现,个人信息被卖出“白菜价”,买一条陌生人的姓名和手机号信息,只需要两分钱。
“除了《刑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以及《民法总则》个别条款有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之外,我国尚没有其他的相关规定,无法较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被侵犯。”有律师建议,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要制定更严格的行政法规。
.
骚扰电话“升级”:接到机器人打来的推销电话
“曾经有一天,我在半小时内接到了18通骚扰电话。”天津某高校的赵同学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出示的电话记录截图显示,这些电话来自上海、福建、山东、重庆等全国各地。最后,赵同学被迫将手机调为了飞行模式。
“请问最近有什么贷款需求吗?”“请问有买房的需求吗?”“请问买车吗?”……我们每个人每天可能不止接到一个骚扰电话,而你不知道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概念走红,你接到的骚扰电话很可能不是“人”打给你的,而是一种新型AI电话营销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