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财经企业 > 财经快讯> 浏览正文


证券时报:人口红利仍在应更重视质量


 
2019-1-23 10:43:01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余胜良

  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都引人关注,去年比前年少了200万人。从生育规律上看,经济发展好的经济体生育愿望会下降,中国也不意外。政府也在鼓励生育,这一点在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上已有体现,当然,政府还应在育儿上投入更多。此外,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口减少是个长期趋势,应该从提高人口质量上保持我们国家的竞争力。

  单纯从数据上看,去年人口还在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死亡率不高,是因为平均寿命增加,且人口年龄结构上看老年人占比相对还不高,但如果等到人口占比较大的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步入80岁,将会迎来死亡高潮,而与此同时,独生子女持续进入生育年龄,育龄妇女数量下降,新生人口还会下降。

  当然还有一部分家庭是出于经济原因而降低生育愿望,那么,适当的生育刺激政策就能起到作用,比如发放生育津贴,增加托儿所幼儿园等等。这可能会对低生育家庭不公平,但从更长远来看,将来这批人长大后将承担起整个社会的养老、税收等责任,当初的投入会得到加倍回馈,对整个社会无疑是正收益。

  但应该意识到,无论怎样的刺激政策,对不想生育的家庭也没有作用。随着个人自我意识持续增强,一孩甚至无孩家庭可能还会增加。

  目前有一股思潮,认为人口减少不但会造成劳动力缺失,还会造成购买力缺失,会给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劳动力的确重要,但片面强调人口数量并不一定对。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原主任李铁认为,人口问题应该更加重视质量,他认为印度人口虽然多,但教育程度不高,也没多少竞争优势。

  过去中国走了一条普及教育路线,而且做得很不错,在劳动力红利之后,现在又迎来了一波工程师红利,未来,随着受教育人口数量增加和知识积累,高级人才还会批量诞生,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实际上,这些年中国在科技领域已不断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中国还有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国家劳动力红利仍在,每年还有800万大学生毕业生,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会有相当长时间的过渡期,即使是人口总数减少,也会有全世界最优质的劳动力人口,还有全世界最勤奋的创业群体和上进的白领阶层。

  人口减少当然会影响经济,但应对得当反而会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让国人生活得更为富足健康。担心人口减少则可以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让生育成为国人个体的自觉行动。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商业没有捷径,但可以“换道”
·最美W SQUARE夏日多巴胺市集来咯!多重福利加上保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295.72万亿元,同比增
·上半年银行退出千余家支行、分理处等
·2024年东吴双创峰会启幕 XR创新企业VITURE惊艳亮
·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展签约面积超35万平方米,26家企
·三大航上半年继续减亏,南航二季度环比转亏:国内
·贸易规模再创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2024年全国夏粮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2.5%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