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丽丹 编/李悫
1月16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称,选举董明珠为公司董事长,同时续聘为总裁。
今日下午,本应于2018年5月31日前召开的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正式落下帷幕,董明珠以现场134%,网络98%的支持率顺利连任成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闺蜜刘姝威也成为公司的独立董事。
65岁的董明珠又为自己赢得了三年的改革时间,这也很可能是董明珠在格力最后的3年时间。在她任期内,多元化成为了格力电器最重要的风格之一。
现场股民多次针对格力多元化进程和未来发展情况向高管进行提问,董明珠在现场表示,尽管格力会进行多元化,但空调是格力永远的主业,是不可能丢掉的。未来十年,格力在空调行业老大的地位不会改变。
但市场数据显示,格力电器的市场增长已经出现疲态,此前董明珠提出的2023年实现6000亿元营收目标道阻且长。
格力电器的多元化已成必走之路,但如何走、走向哪里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手机、汽车、芯片,董明珠治下的格力多元化
2003年,坚持自己的专业化思维还是进行业务的多元化改造曾成为格力电器高层热烈讨论的问题。当时格力总裁朱江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后格力选择坚持专业化思维,把一件事做好做精。
彼时格力副总裁望靖东称,专业化主要是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行延伸。具体而言,在广度上,格力电器将进军更多的空调领域的细分市场,例如扩大商用空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规模。在深度上,格力电器要在现有的核心部件和现有高利润的零配件里进行发掘。
但在董明珠入主格力电器之后,格力电器一改专一态度,多元化成为了格力电器近年来最显著的标签,甚至连 “好空调,格力造”的广告语也变成了“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2012年以来,格力电器陆续探索了晶弘系列冰箱、大松系列小家电,跨界范围也从格力手机、电动汽车扩展到了芯片、智能家居等领域。
2018年,为扩展业态,格力选择了对中小股东不进行分红。现任格力电器副总裁和财务负责人的望靖东在电话会议中提到,“未来会在制造基地、智能装备、集成电路(IGBC)空调内机主芯片这些方面会有支出”。
2018年半年度财报中,格力电器表示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精密模具、工业制品、精密铸件、手机等产品。”目前,格力的四大产业规划包括空调、生活电器(厨房电器、洗衣机、冰箱等)、高端装备(智能装备、工业其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和通信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手机、芯片、大数据)。
1月16日下午,董明珠也提到了目前格力电器多元化的一些成绩。对于格力手机,董明珠称:“大家说格力手机没成功,你怎么知道没成功呀?我的业绩在增长,我就是成功的。”
对于芯片,董明珠表示“为什么一说制造芯片,格力的股票就掉,这是因为我们是真干。格力希望成为创造者,而不是靠着别人活下去。”
为了实现自主创新,格力招收大量技术、研发人员。据悉,截至2018年底,格力的员工总数近9万人,其中技术工人超3万人,研发人员达到1.2万。
不过,董明珠口中的“真枪实干”在财务数据上表现不佳。从财报来看,除传统的空调产品外,冰箱、小家电、智能产品等产品对格力电器的营收贡献仍旧较少。
空调业务仍是营收主力
1月16日晚间格力的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18年公司总营收在2000-2010亿元之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60-2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1%。其预期业绩原因为2018 年度家电行业表现良好,公司把握行业趋势,优化内部管理,凭借品牌、技术和渠道优势,盈利水平稳定增长。
不过,空调产业占上述营收比例应该仍旧较高。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曾表示,智能装备快速成长,但目前不可能做到空调的2000亿。

自董明珠2012年执掌格力电器以来,公司累计营收9208.8亿元,净利润9209.8亿元,较过去翻了几番。不过,上述成绩基本是由格力空调实现的。2017年财报显示,空调业务构成了公司业务的83.22%,仅较2012年前的90%下降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