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财经企业 > 财经快讯> 浏览正文


青岛、杭州“接力”松绑 各地楼市政策微调将成常态


 
2019-1-7 10:26:58

青岛、杭州“接力”松绑 各地楼市政策微调将成常态

 

  本报记者 张敏 北京报道

  导读

  分析人士表示,从近期监管层释放出的信号可以看出,监管层已经意识到楼市的下行势头。政策总基调仍然坚持“房住不炒”,但将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调整权限。

  在菏泽、广州、珠海等地先后松绑楼市调控后,又有城市加入这一行列。

  1月3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区分局发布通知,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即取消购房摇号政策。此时距离该政策出台仅有6个月的时间。青岛也成为本轮调控中,首个取消摇号政策的城市。

  同日的消息显示,杭州有银行推出“接力贷”业务。在子女作为共同还款人的情况下,延长老年人购房的贷款年限。此举被认为可充分利用购房资格,并用足资金杠杆。

  2019年伊始,两个城市松绑楼市动作的出现,似乎代表了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种风向。

  分析人士表示,从近期监管层释放出的信号可以看出,监管层已经意识到楼市的下行势头。政策总基调仍然坚持“房住不炒”,但将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调整权限。未来将可能有更多的“微调”动作出现,其中,“松绑”将是主要的调整方向,但也不排除收紧的可能。

  松绑楼市动机显露

  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表示,鉴于目前高新区商品房销售市场运行情况基本稳定,故决定于2019年1月1日起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今后将根据高新区房地产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

  由此,青岛成为2019年首个对楼市政策进行调整的城市,也是本轮调控中,首个取消摇号政策的城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摇号”是市场火爆期的非正常举措,2018年上半年,很多城市房地产供不应求,购房过程中的乱象频出,部分城市甚至有公职人员参与其中。所以,很多城市发布了公证摇号的政策。

  但现在看,市场基本面出现了变化,大部分城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公证摇号的意义已经不存在。

  事实上,青岛的这次调整仅限于高新区的范围,取消该政策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对于饱尝政策调控之苦的青岛楼市而言,此举的信号意义更为重要,并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有数据显示,2018年青岛市共网签新建商品房(不含保障性住房)159500套,比2017年下跌15.1%;二手房共计成交54033套,同比下降22.8%。从全年各时间段来看,上半年市场尚可,下半年的市场压力明显增大,且到年末并未有明显改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去年12月,青岛的黄岛、城阳等区域已经出现价格战,万科、龙湖等知名房企均加入其中。部分新房项目还对首付款推出“分期付款”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房地产项目从只能接受单一的公积金或商业贷款,变为接受组合贷。

  推出“接力贷”的杭州,此前已经对限购政策做出调整。2018 年 12 月 21 日,杭州规定,外地户籍居民家庭在杭州限购范围内购买住宅的,自购房之日起36个月内连续24次社保或个税缴纳记录,允许出现累计补缴3次的情况,但不得断缴。这一举措被视为限购政策的合理化修正,同样属于利好消息。

  与青岛类似,受楼市调整的影响,去年杭州楼市交易量同样受挫,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双双下滑。

  这两次调整被视为地方政府松绑调控的一种延续。2018年12月18日至19日,菏泽、广州、珠海等城市先后对楼市政策进行微调,涉及限购、限售等条款。其中,菏泽成为本轮调控以来,第一个取消“限售令”的城市,也被视为第一个松绑调控的城市。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各地对楼市政策的微调,大多为合理化修正。这些调整虽然结合了当地楼市的实际情况,但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存在松绑调控政策的动机,且这种动机正在付诸实践。

  “收紧”动作同时出现

  各地自行松绑楼市的做法,是否符合监管层对楼市政策的总体定调?

  2018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其中,自2016年以来,连续三年明确“房住不炒”的战略定位, 被认为意味着楼市调控政策的总基调不会发生变化。

  中信建投(10.130, 0.92, 9.99%)证券还指出,在2017年“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的基础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这意味着在中央“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地方政府的调控灵活性加大。

  与此同时,“会议定调强化调控目标,弱化调控手段,是在市场基本面转向的行业环境下,为今后地方调控政策进一步细化创造空间。”

  此后的2018年12月24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首提“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强调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支持合理自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强化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

  中信建投表示,住建部三个“稳” 而不是“控”字,意味着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基本面走弱趋势渐显,判断2019年困难或将加剧,政策已经从防止大起逐渐回归到防止大落,政策托底的可能性在加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早在前述城市正式发文松绑调控之前,“小动作”就已经频繁出现。从2018年下半年起,很多二线城市在“限价令”的执行上有所放松,放行了部分价格偏高的新房项目。另有部分城市下调了房贷利率。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效仿,并通过微调的做法,对政策予以松绑。

  中原地产表示,2018年第四季度,楼市调控政策出台的频率已大幅放缓。在前三季度出台近400次调控政策的情况下,第四季度各地仅出台64次调控政策,政策调控有明显的“退烧”之势。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商业没有捷径,但可以“换道”
·最美W SQUARE夏日多巴胺市集来咯!多重福利加上保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存款余额295.72万亿元,同比增
·上半年银行退出千余家支行、分理处等
·2024年东吴双创峰会启幕 XR创新企业VITURE惊艳亮
·第七届进博会企业展签约面积超35万平方米,26家企
·三大航上半年继续减亏,南航二季度环比转亏:国内
·贸易规模再创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2024年全国夏粮获丰收,产量比上年增长2.5%
·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