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月活用户达到9.8亿的超级 App,微信的每一个改动都很难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
这次7.0改版中关于“看一看”逻辑的改动,便因涉及到了“内容分发机制”的重新定义,影响着建立在微信之上的这个庞大内容生态,以及其中的每一个用户、创作者、甚至灰产从业者。
此前,“看一看”的流量分发逻辑类似于今日头条——通过用户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为其匹配相应内容。而改版后,“看一看”在保留原有逻辑的同时,另外开辟出一条以“社交算法”为核心的“好看”信息流——用户在文章的末尾点击“好看”(原来的“点赞”)后,文章便会被转发到这条新开辟的“好看”信息流里;即便你没有为一篇文章点“好看”,但如果你的朋友都点了“好看”,这篇文章也会出现在你的“好看”信息流里。

由此,微信将基于社交和圈层的算法机制推向极致。也因为这次改动,“看一看”一下子成为了“订阅号”和“朋友圈”之外的第三个重要的内容入口。
如今距离改版已有一周,关于改版效果的种种猜测也有了一些数据支撑。这几天,36氪与多位内容创业者聊了聊”看一看“的改版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十倍杠杆
一位自媒体创作者在微信更新当晚发布了一篇文章,收获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数据。
“3.2万阅读,4200个好看,而之前单篇文章的平均阅读量只有小几千。” 文章发布三天后,上述创业者告诉36氪。其中,来自自己的微信社交关系所点击的这几千个“好看”,让他的文章一直处于微信好友的“看一看”中“好看”信息流的前几位,获得了更多被点击的机会。
最终,“看一看”带来的流量占到了3.2万阅读中的60%。对比过往数据,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增量——此前,来自“看一看”的流量几乎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