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塘镇背街小巷
浙江在线12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玉环 通讯员 钱慧娇)小城镇三分靠建七分靠管。
随着全省越来越多的小城镇通过“省考”,成为验收达标单位,如何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让小城之美长久保存,显得尤为关键。
温州乐清市在这方面已经先行一步。通过创新督查考核机制,全域推进“门前三包”责任管理工作等,给小城镇增添“文明魂”,让百姓美带动环境美。

虹桥镇飞虹路
“门前三包”包出新气象
“湖雾镇临街店铺前无自备垃圾桶,扣2分;盐盆街道签订的门前三包责任书为上墙公示,扣1分;岭底乡责任区域内出现依树挂物行为,扣4分……”近日,乐清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工作的考核人员们,对全市25个乡镇、街道的“门前三包”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以后,正在核对统计各乡镇、街道的“门前三包”月度考核评比记录表。
自乐清在全市推广“门前三包”责任制以来,这些考核人员们每月都要进行一次这样的统计,并要将统计结果向全市通报,奖优罚劣。
“‘门前三包’责任制,其实是我们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时提出的。原先只是在乐清市区的8个街道共58段主干道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我们发现效果良好,所以就想到将这项工作也运用到小城镇整治当中。”乐清市整治办主任郑克告诉记者。
据介绍,乐清“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各乡镇、街道在建成区区域内,沿街(巷)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门前,经营户店面,住户门前,开展“门前三包”管理。“三包”内容包括保洁净、美环境、塑巷魂等,区域为门面至人行道路缘石(或出店2米),左右至两邻。责任单位需要各自在责任区域内进行清理牛皮藓、规范店招、开展街巷空间绿化装扮等工作
“另外,我们还鼓励各地通过挖掘街巷名字的由来、当地传统文化、能人志士事迹等,讲好每一条街巷的故事,让其在美丽的基础上,更加灵动。”郑克告诉记者。
如今,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乐清市已经建立了路长制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管理体系,即城管执法队、市容环境监管员、环卫工作人员、临街单位(门店)门责值班员协同管理的体系。同时,乐清还发动老百姓成立监督队伍,对该工作进行实时动态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