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创新驱动打造“三个名城” 扬州描摹“绿杨城郭”新画卷


 
2018-12-17 16:43:25
 
张卓君摄

  过去的五年,是扬州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在城市建设上,以2015年建城2500周年,2018年承办省园博会、省运会“两大盛会”为重要节点,市区城建累计投入2360亿元,投入总量和工程体量均创历史之最,城市发展拉开大框架、形成“一核多组团”大格局;连续17年出台民生工作“1号文件”,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元,解决了一批民生大难题,宜居城市建设扎实有效。全市经济总量连跨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个大台阶,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从56位上升到37位,人均GDP在苏北苏中率先超过省均水平。

  “回顾扬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发展大跨越都发轫于思想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又引领了新一轮发展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扬州始终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紧扣重要时间节点,服从服务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展开一系列创新性探索和创造性实践。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迈上新台阶。”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

  牵大项目“牛鼻子”,

  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

  1984年,扬州市第一家引进外资建设的国家大型企业——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如今,上海大众仪征工厂,每分钟就有一辆轿车生产下线。这个总投资100亿元的大项目,堪称扬州重大项目建设的典范之作。宝应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江都光线传媒、开发区中航海底海缆、景区华侨城等一批新签约或在建的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让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再次攀登新台阶的底气和实力。

  扎根实体经济,聚焦产业重点,突出创新关键,扬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大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形成以汽车、船舶、机械、集装箱等为代表的“八龙起舞”规模经济时代。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第一方略”的确立,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双创、三重”(工业技术创新、企业二次创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8631”科技创新、“八大产业振兴”等战略相继实施。如今,扬州聚力汽车、机械、旅游、建筑、软件和互联网、食品工业“六大基本产业”,努力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一个大项目,培育一个大产业。围绕基础产业抓项目建设,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成链。扬州地区生产总值1978年仅为14.38亿元,去年突破5000亿元。1984年第一家外资企业落户扬州,如今全市开发园区以不足15%的管辖面积创造了72%的规上工业增加值,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企业近70家在园区落户。2010年以来,扬州跨越每个千亿台阶基本只用了两年时间。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