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上亮相的自动咖啡机器人。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 摄 10月12日,由中国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赋能升级,智造未来”为主题的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12日在南京开幕。世界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相聚金陵,共探让聪明制造直通“智慧未来”。
大会发布七大重磅成果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年,逐步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行业盛会。2018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是集产业盛会、前沿展示、赛事路演、高峰论坛、智能体验于一体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大会共邀请重要嘉宾近200人,来自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瑞典、奥地利、希腊、英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包括国外院士2人、中国两院院士15人,参会参展企业共计1953家。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志华,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江苏省省长吴政隆,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共同启幕,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主持开幕式。
吴政隆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是对江苏制造业的一次再动员。江苏将以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创建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作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盛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正在为举办地南京点亮“智造”的标签,以全新的姿态走向高端、智能、绿色、集群的“创新名城”。
来自国际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见证前瞻性研究、产行业研究、应用案例研究和WIMS榜单四大重点板块的《区块链——工业4.0新架构平台》白皮书、《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研究成果》、《智能制造产业地图》、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双十”发布等七大重磅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预计超过13万台,约占全球产量1/3,而截至2018年上半年,江苏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2200多家,机器人本体位列全国销量前二十的企业有5家。菲尼克斯PLCnext开放式控制平台,海克斯康Q-DAS智能质量大数据系统等十项“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和山东康平纳与机械科学院协同研发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工艺,武汉船用机械打造的船海工程机电设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方案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成果。
南京元素闪耀智能制造大会
高档机器人制造、人机协同处理、能源转换……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开幕式现场同时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和《2017-2018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年度报告》,指出智能制造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现场多位智能制造专家发表演讲,开启了智能制造的“头脑风暴”。
世界工程联合会主席、俄罗斯宇航科学园外籍院士龚克认为,智能制造要为制造业减排服务,应该成为绿色低碳的产业模式。过去20年的全球化进程对制造业产生了深刻影响,而真正的智能制造,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智能化生产的制造,这不仅仅需要采集数据,还要将所有不同类别的数据做分析、预估和优化生产,建立起一个良好、健康、互动的生态链。
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制造委员会主席、密歇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终身教授倪军认为,智能制造急需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德国电工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电工委员会德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罗兰德本特已是第三次参会,见证了大会的成长。罗兰德认为,建立智能制造行业的世界标准非常重要,并以此实现双赢,获得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
在本次的智能制造大会上,“南京元素”特别闪亮。中国电科十四所的数字孪生智能车间集中体现了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的映射和精准操作;南京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创造出多领域的机器人,给老百姓的“数字生活”添彩加色;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效率提高近两倍,人力成本却降低一半,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取得显著成果……
张敬华表示,“作为近代工业摇篮的南京,正紧跟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加速制造与互联网融合,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据其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844家,千亿元级新兴产业集群达6个,在南京这片产业“高原”上一步步打造起产业“高峰”。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刘娟
2018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排名不分先后)
菲尼克斯PLCnext开放式控制平台
海克斯康公司Q-DAS智能质量大数据系统
施耐德Transparent Factory数字化解决方案
东芝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实时数据平台
NEC人工智能技术在工厂运营中的应用
三菱电机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技术的集成应用
雄克Co-act JL1人机协作机械手
TSN+OPC UA开放互联网络
万丰集团铝轮毂全流程柔性智能制造
华中科技大学高端锻件复合制造装备与成形工艺
2018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排名不分先后)
筒子纱自动化染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
船海工程机电设备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多机型发动机混线柔性制造(宝沃汽车)
家电行业全流程数字化协同制造(格力电器)
传感器产品和工艺数字化设计平台(上海兰宝传感科技)
农业全程机械化云管理服务平台(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低压输配电装备智能工厂(西电集团)
大型构件多机器人智能磨抛加工技术(无锡中车时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南开大学)
数控机床在机测量与智能加工技术(北京精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