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德州9月13日讯 初秋时节,行走在武城县西店村广阔的田野间,宛若走进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成片的中草药长势喜人,红彤彤的海棠挂满枝头。农忙时节,十余位村民正在田间采摘草药种子,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

村民在田间采摘中草药种子


中草药射干种子,亩均采收可达1000元
西店村,位于德州市武城县西南角,全村134户,426口人。从2015年开始,村里依靠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山东理工大学专家团队,优选适合本地的射干等中草药进行种植。据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介绍,射干是一味消炎“奇药”,村里成立了专门的种植合作社与河北一药材种植公司签订订单,合作种植。开的花可以观赏,种子能出售,根部可以入药,秸秆可以当饲料,浑身是宝。

人才专家与村干部探讨中草药生长技术问题
除了射干之外,充分利用果树生长期的林下空间,种植沙参、知母等草药共150亩。村主任陈海柱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以射干为例,生长周期是两年,每年可以收获种子1000元/亩,根部8000元/亩,除去土地、人力和肥料,算下来,平均每亩每年净利润3000元,远远高于玉米等作物的收入。

中草药射干根茎,亩均采收可达8000元
村民袁同俊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她在中草药种植基地打工,每年能有14000多元的收入。

梨树林下套种中草药“知母”
以前,村里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为主——玉米,小麦,辣椒和棉花。在山东理工大学特色种植技术转移中心的专家们指导和管理下,西店村因地制宜培植肉牛养殖、绿色豆芽、龙峰桃、鱼塘、藕塘、树梅、西府海棠、三红梨、草药、边角经济种植园等10个特色产业。专家人才帮村里发展产业,实现技术管理和产业项目的融资。

龙峰桃基地
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腰包鼓了,乡村也越来越靓丽了。截至2017年,原来的省定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不仅如此,村集体的年增收达到50万元,村民们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增长了6000元。

红红海棠挂枝头

西府海棠苗木基地,单株价格达80元
随着项目越来越多,李福祥认识到,这些产业项目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而“人才”便是这双翅膀的强大引擎。
李福祥回忆说:“以前,来村里的技术专家都住在村委会或者县城里,县城来回不方便,村委会冬天又太冷。没有专家,村里的产业可能会停滞不前。”

乡村人才公寓
如何让人才留下来,长期帮扶村里产业发展?李福祥深思熟虑后决定租用村里15户闲置房改造成“乡村人才公寓”,为来西店村服务的专家人才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