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辑
老虎证券(Tiger Brokers)日前宣布C轮融资落地。此次融资金额达到5亿元人民币,参投方包括(Prospect Avenue Capital,以下简称“PAC”)、弘泰基金、海松资本等。而经过C轮,老虎证券估值达到10.6亿美元。
至此,这家2014年成立的互联网美港股经纪商正式跨入独角兽行列。老虎证券创始人巫天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和此前一样,主要投入到产品及技术研发中,继续提升美港股经纪及增值服务,短期内不会涉足资管、投行等传统券商业务。”
资本驱动快速放量
2016年年底老虎证券进行B轮融资、2017年3月进行B+轮融资。在这两轮相隔不久的投资中,宜信系的华创资本、美国金融大佬吉姆·罗杰斯、华盖资本进入,真格基金、险峰长青继续跟投,同时真格基金系的真成投资亦参与其中。这两轮融资达到3亿元人民币。随后公司正式引入宜信的战略投资,其通过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进入。同时老虎证券获得其清算服务商Interactive Brokers(NASDAQ:IBKR,以下简称“IB”,即盈透证券)的战略投资。
在资本的推动下,2016年老虎证券上线期权业务,交易品种覆盖全美市场的正股、ETF、期权及衍生品。2016年,老虎证券全年交易额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年交易量增长30倍以上,占到华人美股交易增量市场的30%~40%的份额。同时,2016年老虎证券营业收入突破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十倍以上。而到了2017年,这样的梯级增长还在持续。数据显示,其2017年全年交易额已然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
2018年7月,老虎证券进入C轮,融资5亿元人民币,参投方包括PAC、弘泰基金、海松资本。而在这轮融资中,老虎证券已经达到10.6亿美元的独角兽估值。
而截至2018年6月1日,老虎证券宣布,平台上线33个月后累计交易额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
“港美股投资市场在近年快速增长,切入一个增速较高的行业,是独角兽孵化的前提。而资本则是让企业快速实现放量、占领市场的推动器。”上述PE人士提及。
高速迭代抢占市场
同样因为获得所在公司境外发行股权而进入美港股交易市场,并瞄准该交易市场创业的,还有腾讯离职、创立富途证券的李华。他彼时在港股经纪商处遭遇到的不良体验让其决心切入这块市场。但有着相似经历的两人,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模式路径。
对于老虎证券而言,其选择了使用美国盈透证券等三方清算通道。客户资产托管在清算机构的账户内,如渣打银行、美国富国银行等银行。同时,其还有着新西兰证券交易所及美国金融监管局(FINRA)颁发的相关金融牌照。这意味着,其业务受到的是来自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等方面以及新西兰证券交易所的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