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嘉兴频道讯(记者 李回雄 张艺萌)蓝天白云相伴,牛羊成群漫步,迥异江南的西部风光。都兰,这个蒙古语意为“温暖”的地方,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隅。
2010年起,嘉兴市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都兰县。2016年7月,第三批援青干部徐玉峰奔赴平均海拔3180米的西北高原,担任都兰县委常委、副县长。
理思路、搭平台、建项目、引资金。两年后,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张成绩单:援助资金3687万元,实施项目23个,其中17个已建成;开展互访交流活动46批次,培训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次;引进4家企业投资都兰,注册资金6000万元;落实计划外援建资金933.85万元。
用江南水乡的温润浇灌高原水土,用“红船精神”温暖当地百姓。两年,730多天,都兰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嘉兴援青一线,看到的是一个变化中的真实都兰。
一道流动的高原风景
7月5日午后,一辆大客车风尘仆仆地“出诊”归来,停靠在都兰县人民医院。这一趟,它一口气跑了400多公里。
这辆长约8米的客车,五脏俱全。虽然外观看起来与普通客车没什么两样,上车一看,其庞大的功能着实让人惊讶。
“车上配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便携式数字彩色超声诊断仪等16种医疗检查设备。”都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赵冬晓介绍,县里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都没它配置强大。
都兰县地域辽阔,一直以来,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老百姓生点小毛病都等着、忍着,更不用说定期体检了。“尽管过去县医院每年也会组织医务人员背着药箱下乡体检,但等采样完成带回医院检测,往往都是半天甚至一天之后了,误差在所难免。”赵冬晓坦言。
2017年9月开到都兰县人民医院的这辆体检车,总投资190万元,其中嘉兴援建投资120万元。每次“出诊”,车上都会配备一支6人的医护团队。心电图10分钟出片,B超、彩超20分钟出报告,方便又准确。
除了常规体检,这更是一个浓缩版的流动医院。老年人、妇女的两癌筛查家门口就能做,常见病当即给出治疗方案,疑难病症还能请对口支医的桐乡专家实时远程指导。 现在,无论农牧民住在哪,流动医院都能开到家门口。
貌不惊人的一辆车,一年多时间跑遍都兰所有乡镇,为5万百姓上门送医,覆盖了全县人口的二分之一。进村庄、社区、养老院、幼儿园……这一带着“浙江援青”标识的体检车,已成为一道流动的高原风景,每到一处,都收获无数点赞。
温暖的风景远不止一处。今年夏天,都兰县察苏镇3万多百姓喝上了第一口净化水;都兰第一完全小学的住宿生有了干净、宽敞的大食堂;20余名嘉兴医疗专家前来支医,许多手术开创都兰县医疗系统首例……从南湖之畔到柴达木盆地,来自嘉兴的温暖犹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进瀚海戈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