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0日讯 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为此,国务院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被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鱼米之乡”江苏虽处丰水地区,但水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一些地区水质型缺水问题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殊的省情、水情,决定了水资源管理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6月8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鄂竟平在江苏考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参加我省2017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现场检查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在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考核中,我省连续四年蝉联优秀,2016年跃居全国第一,获得国务院专项奖励6000万。
江苏如何落实“最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昔日用水大户,而今水效领跑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江南水乡苏州水质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不采取措施节水,水资源短缺将影响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苏州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徐伟东说,苏州通过树立水效领跑者,即在同类可比范围内用水效率处于领先水平的用水产品、企业和灌区,引导用水工艺改进,推进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华盛纸业是首批水效领跑者,走进厂区,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被青溪、绿茵环抱的亲水公园,鱼群在水生植物旁欢快游动,不时有野生水鸟飞入塘中。法务处处长贝念治指着排水口说:“经过氧化塘20天的沉淀,排入吴淞江的水清可见底,逆流的鱼群就聚集在排水口。”公园用水全部来自中水回用系统,造纸废水经多道处理后,一半进入中水回用系统,一半流入氧化塘进行自然生物降解,然后放流入吴淞江。
造纸企业曾是用水大户,为破解节水难题,金华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的中水,水质优于国家规定,用于厂内部分设备清洗、消防和花木浇灌,每年可减少清水用量58万吨。
省南水北调办副主任郑在洲介绍,去年,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2%的情况下,全社会用水总量比控制目标低48.6亿方;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3.8%、16.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1.6%,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靠江不吃江,回用废水千万方
紧邻长江的中石化扬子石化公司是省级节水企业,去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61%。累积回用污水1297万吨,可填满2.6个玄武湖。面对丰富水资源,如何做到取之有度,保护好长江这一宝贵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