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在线首页 > 信息资讯 > 长三角在线CSJonline.cn> 浏览正文


浙江要建大湾区,还缺啥?


 
2018-5-28 23:37:39

 浙江在线5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金梁)今天上午,浙江举行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新闻发布会,期盼已久的浙江大湾区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那么,这个浙江的“世界级大湾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今后会如何打造?

  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条件成熟吗?

  涌金君从浙江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新闻发布会获悉,浙江提出要建设一个“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

  简单地说,浙江省大湾区总体布局是“一环、一带、一通道”,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其中,环杭州湾经济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还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的空间格局。

  那么,浙江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条件成熟吗?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环顾国际国内,比照区域内外,浙江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条件已然成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正当其时。

  所谓天时,是指当前正处于重塑区域竞争优势,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环杭州湾区域在新一轮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中,已迈入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的竞争优势重塑期。

  所谓地利,是指浙江省建设大湾区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杭州湾经济区处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相互融合的T字型交汇枢纽,战略区位独特;杭州湾经济区用全省38%的土地,承载了全省50%的人口和63%的经济总量,经济实力雄厚。

  所谓人和,这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在顶层设计之下,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参与大湾区建设的积极性,正是举全省之力将大湾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与“世界级大湾区”的差距在哪里?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纵观这些世界级大湾区发展,都是从海湾可以停泊和进出大型货轮,形成了重要的港口码头起步,渐渐延伸出了港口仓储、物流、加工、商业等产业链,最后形成了完整的湾区经济格局。

  对标这些世界级大湾区,浙江从人口规模、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潜力,但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和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发布了一份《浙江“大湾区”建设研究》。其中提出,浙江还存在着“三缺”,值得涌金君拿来逐一对比。

  一缺,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载体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如旧金山湾区的直线加速中心国家实验室,拥有直线高能电子加速器等10余个大科学装置。而浙江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几乎还未布局,差距明显。

  二缺,世界一流高校。浙江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在个别学科具有较强实力,部分研究所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新材料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但浙江大湾区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领先优势学科。

  三缺,世界级产业创新集群。旧金山湾区有Google、苹果、脸书等全球知名的创新型企业;东京湾区的NEC、佳能、索尼等企业在各自行业处于创新领先地位;即使是粤港澳湾区,也拥有华为、腾讯、美的灯多家跨国创新型企业。而浙江大湾区的产业多集中在纺织业等传统产业,处于世界创新引领位置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

  湾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浙江省大湾区建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将在全省实施“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行动。即高水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人才集聚、建设一批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前瞻布局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载体,以及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浙江省大湾区的建设重心放在哪?

  聊完短板,该来说一说浙江在打造“世界级大湾区”过程中有着哪些优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浙江经济综合实力强,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尤其以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最为突出。

  每个湾区必然要有自己响当当的名片,浙江省大湾区建设提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就是要优先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以数字经济引领浙江科技创新,这不仅是扬长避短,更是弯道超车。

  浙江省大湾区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柔性电子、量子通信等领域前瞻布局,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在集成电路材料、高端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增材制造等领域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制造中心。

  从产业集群化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浙江形成了相当数量、相当规模的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化程度高是湾区建设的必备条件,浙江省大湾区为此布局了“三廊”和“四新区”:即杭州城西、宁波甬江、嘉兴G60三大科创大走廊,以及杭州江滨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四大新区。

  “大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举全省之力,集中力量建设好核心区、重点区。”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环杭州湾经济区无疑是整个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再具体而言,要把有限资源优先配置在四大新区和三大科创大走廊的建设上。

  科创走廊和产业新区的布局,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充分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值得期待的是,以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浙江的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在大湾区建设中,逐渐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最终形成若干个超千亿级别的传统制造业创新集群。

 

编辑:上海在线 shzx.com

+ 相关信息咨讯
·长三角领跑2024年1-7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2024赛迪中国百强县榜长三角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
·上海: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
·安徽省宣城市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GDP总量首破15万亿元,
·长三角“C位”城区“组团”向新 长三角C9联盟联席
·暑期游火爆,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助力浙西、皖
·铜陵义安区打造长三角旅游“后花园”
·“多彩贵州”文旅推广长三角推介会后 长三角游客
·宣绩高铁、南通至宁波高铁、甬舟铁路……来看长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在线 shzx.com 所载作品均转载自境内其他合法网站,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全部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务必发邮件law###shzx.com(发送时请将###更换为@)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4 上海远方信息 上海在线 sh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作品传播权及著作权声明
媒体合作(发稿采访发布会等)电话:021-34121912 微信:yuanfangnet QQ:156988883 点击可以在线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公安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854号

工信部ICP备案号:沪ICP备17046604号-10